隨著科技進步,機器人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扮演愈發重要的地位。但你可曾聽說過不僅能工作,還能像演員般登臺表演的機器人?其實,在人工智能不斷迭代的今天,舉辦一場全部由機器人來“唱大戲”的“春晚”已經實現。1月20日,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的國內首個最大規模、最全品類、最新應用場景的機器人“春晚”——“福蛇躍春?智向未來”嘉年華在全網直播,各類機器人于現場表演足球、茶藝、畫畫、寫春聯等多種“絕活”。
(圖片來源:攝圖網)
實際上,機器人不僅需要AI技術加持,在許多應用場景中,5G網絡的連接速率更是對其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發展好配套信息手段與機器人本身的研發可謂同等關鍵。
機器人市場勢頭正盛
機器人的操作不僅能夠比人類更加快速、精準,還能代替傳統人工在許多危險場景下執行任務,在工業、林業、醫療、安防、能源甚至太空領域都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前景,因此也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能。
如今,全球范圍內發布的各類人形機器人數量已超過150款,而中國國內也有超過60款進入市場。相關數據表明,工業、政務、醫療等多種行業對機器人的需求正持續上升。例如,在工業領域,多種類型的產品均能替代人工作業,提高生產效能。據央視新聞報道,我國已連續11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在全球的占比已超50%。
而蓬勃的產業也受到決策層的重視。近期,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提出,要重點培育人形機器人等20個未來產業。在幾個地市政策的帶動下,機器人有望成為2025年政策支持的重點領域之一。在企業層面,華為已成立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推出華為自動充電機器人;優必選、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和機器狗已嶄露頭角,小鵬、理想、東風、奇瑞等車企也宣布將進軍人形機器人領域。
中國電信助機器人應用落地
作為科技型企業,中國電信在機器人行業成果斐然。在機器人產業迅速發展的當下,中國電信依托自身大模型、通信技術層面研發成果,以數智力量助推機器人在各行業落地應用。
在硬件支持層面,中國電信打造了寵物狗大小的智能巡檢機器人,幫助電信自身機房進行巡檢維護。它四條細長的機械腿搭載云臺攝像頭,身上安裝有傳感器,能輕松翻過門檻,完成上下樓梯動作,將巡檢到的各類數據實時回傳。據了解,這些智能巡檢機器人已經具備了自主巡航的能力并上崗工作,其身板小巧靈活,穩定性強,可以爬坡過坎,適應多種環境并順暢通行,充電一次可運行6-8小時。另外,中國電信此前還獲得“四足機器人運動控制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存儲介質”新專利,是其研發能力的實證。
在平臺研發方面,中國電信自主研發了“多模態智能機器人應用平臺”,依托AI交互數字人小翼的學習能力,將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大數據模型、視頻渲染等前沿技術進行深度融合,采用深度學習算法,實現其在電信領域的廣泛應用。例如當面對客戶提問時,機器人可調用計費系統、知識庫、自然語言處理、星辰大模型等多個系統的協同工作,在短時間內為客戶提供精準的解決方案。此外,小翼還能根據分析結果生成客戶需求預測,從而主動為客戶提供預防性建議和服務優化方案。
在行業助力方面,中國電信則運用自身通信技術,保障醫療機器人的遠程手術能力。在5G加持下,遠在上海的羅教授在上海市胸科醫院的機器人手術操作臺上,通過3D顯示屏和主控制器,精準操控機器人機械臂進行手術,成功為新疆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的一位患者切除肺部腫瘤。據悉,這是全球首例中國自主研發的5G遠程機器人輔助肺部腫瘤根治術,標志著國產胸外科機器人手術技術進一步打破空間和地域的局限。
通信技術激活機器人產業
當今機器人的各類配套產業可以說是相當寬泛,并且是運營商的“拿手好戲”。在這些方面,信息技術手段均可以充當起機器人“五官”的作用,讓其更加聰明。
例如,AI技術能直接輔助機器人決策,幫助機器人的核心“大腦”進行數智升級。在這方面,中國電信積極自研星辰大模型,已推出超過10款標準化AI產品。此外,中國電信亦積極將大模型植入機器人應用場景,如中國電信江蘇無錫分公司邀請各界人士沉浸式體驗大模型服務,邀請行業研究人士在國脈大廈與數字機器人小翼對話“交流”。
其次,視聯網攝像頭等技術能成為機器人的“眼睛”,幫助機器人更好地研判周圍環境變化,靈活行動。在傳統機器人工作當中,往往采用內置地圖或GPS導航等定位邏輯,對機器人的行動做出指引,但這種方式最大的問題是無法對路面上實時的環境變化做出臨場反應,而視聯網的這雙“眼睛”則很好地彌補了這一點。中國電信作為全球視聯網領域的先行者,率先提出將視聯網打造為第五張基礎網,為全球貢獻視聯網創新方案,天翼視聯網亦于去年入圍央企十大超級工程。
此外,5G技術能讓機器人彼此之間加快信息交互的速度。中國電信積極推廣5G-A 3CC技術,并在全國多個城市廣泛部署。5G-A技術可實現各類設備的廣泛連接和深入核心生產領域的確定性能力,能提供比傳統5G連接方式更加優質、穩定、高速的網絡服務,助力機器人在未來社會的廣泛聯動性,更好地服務于各行各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