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東,這位從安徽霍邱貧寒農村走出的華為傳奇人物,憑借著不服輸的性格,在華為書寫了一段波瀾壯闊的奮斗史詩,成功將華為手機推向世界巔峰。
1969年,余承東出生于安徽農村,童年生活艱苦,哥哥的意外離世、家庭的貧困都沒有擊垮他,反而鑄就了他強悍、不服輸的性格。在學校,他既是“刺頭”,又是學霸,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1987年,余承東以全縣理工科高考狀元的成績考入西北工業大學,為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1991年,他又考取清華大學無線電系研究生,接觸到前沿科研項目。
1993年,華為正處于業務轉型關鍵期,余承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加入。當時華為規模尚小,研發環境簡陋,但員工們充滿激情、不拘一格的工作氛圍吸引了他。入職后,他參與第一代數字交換機CC08研發,還兼任推銷員開拓國內市場,憑借出色表現嶄露頭角,很快被提拔為主任。隨后,他創建無線電通訊部門,并在1998年獲批組建團隊研發3G基站。經過4年努力,投入60億經費,華為掌握了行業前沿的3G技術。 然而,技術超前也帶來困境,國內3G牌照未發,產品只能銷往海外,而歐洲市場被巨頭壟斷,華為產品無人問津。
2003年,余承東親赴歐洲銷售3G基站,夸下將無線通信領域做到全球前三的海口,卻遭遇數月閉門羹。但他沒有放棄,通過深入了解客戶痛點,提出分布式基站方案。盡管該提議在公司內部遭到反對,他還是頂住壓力帶領團隊研發。半年后取得成果,
2005年華為分布式基站成功打入歐洲多個國家市場,余承東的威信也逐步樹立。 2006年,世界第一大運營商沃達豐邀請華為設計新基站,面對巨大風險和公司內部諸多質疑,余承東拍板接受。此后,他帶領團隊日夜奮戰,歷經兩年,于2008年推出革命性基站解決方案,該方案優勢顯著,助力華為在歐洲市場份額飆升,2012年達到33%,高居歐洲第一,奠定了華為全球通信市場領軍者地位 。 在華為無線業務取得輝煌成就時,華為手機業務卻面臨困境。華為此前以B端運營商業務為主,手機只是輔助銷售的貼牌產品,利潤微薄。
2010年前后,B端市場飽和,華為決定向高端智能手機轉型,連續更換三任消費者業務CEO都未見成效。
2011年,任正非邀請余承東負責手機業務,起初他拒絕,在任正非“把華為手機業務干成世界第一”的激勵下,他立下軍令狀。 當時手機市場競爭異常激烈,iPhone、小米、諾基亞、三星等群雄逐鹿。余承東帶領團隊迅速推出P1手機,因前期宣傳“大話”不斷,引發網友嘲諷,P1手機最終銷量慘淡,華為內外對他質疑不斷,任正非也嚴厲批評了他。但余承東沒有氣餒,他帶領團隊積極學習友商經驗。向小米學習互聯網營銷,成立榮耀子品牌對標小米;向OPPO、vivo學習線下渠道營銷;讓工程師深入消費者調研,了解需求;他自己還學習美學知識,提升產品審美設計。 在強大的資源支持和團隊不懈努力下,
2013年華為P6手機驚艷亮相,憑借時尚外觀和文藝營銷大獲成功,銷量超四百萬臺。此后,華為又推出Mate系列等多款產品,形成完善的手機產品線。
2015年華為手機年發貨量超一億臺,
2018年成為中國市場第一,
2020年4月市場份額超越三星,首次成為世界第一,余承東在發布會上多次喊出“遙遙領先” 。
然而,美國制裁接踵而至,2019 - 2020年制裁層層加碼,華為芯片生產鏈斷裂,手機業務遭受重創,銷量暴跌。在Mate 50研發階段,余承東壓力巨大,手機發布時間一推再推。盡管Mate 50依然取得不錯成績,但華為手機整體出貨量仍大幅下滑。 面對困境,余承東沒有放棄。
2023年,華為迎來轉機,8月開發者大會上,余承東表示旗艦手機正回歸。8月29日,Mate 60系列問世,這款手機國產零部件比例超90%,成功突破美國封鎖,一經上架便被瘋搶,華為手機強勢回歸。12月花粉年會上,觀眾自發喊出“遙遙領先”,余承東也感動落淚。 多年來,余承東憑借張揚、不服輸的性格,多次將自己置于輿論中心,為華為產品贏得關注。他不僅是華為的猛將,更是杰出的開拓者和營銷大師,他過去吹過的“牛”都一步步成為現實,未來華為在他的帶領下,“遙遙領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