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iQOO Z9 Turbo的升級換芯版,小編對iQOO Z9 Turbo+的第一印象其實并不是特別好。畢竟iQOO最近的新品雖然多,但外觀、硬件同質化的現象還是比較嚴重的,所以第一印象分就下來了,但用了一段時間后我發現iQOO Z9 Turbo+其實是滿足了一些用戶期待的,甚至說iQOO Z9 Turbo+的出現其實有點“以下克上”。
本期小董日志君,小編為大家帶來全新的iQOO Z9 Turbo+,一款我心中的最佳「游戲機」!
產品性能:天璣9300+移動平臺+6400mAh超大電池
iQOO選擇在Z系列產品上搭載目前最先進的移動平臺之一,無疑是一個大膽的決定。盡管新一代旗艦平臺天璣9400即將發布,但作為首個全大核設計的手機SoC,天璣9300+的性能水平依舊不可小覷。在過去將近一年的時間里,天璣9300系列展現了其在日常使用和重負載游戲場景的優異表現,特別是在面對非白名單的游戲,得益于全大核的設計,即便沒有經過特定優化,其游戲體驗依舊十分出色。
iQOO Z9 Turbo搭載天璣9300+移動平臺,內存規格為LPDDR5X+UFS4.0,12GB+256GB起步,最高支持16GB+512GB版本。理論跑分快速過一遍,Geekbench 6.3.0,單核2331,多核7699;3D Mark Wild Life Unlimited Stress Test最佳跑分19057,穩定性為68.1%,Wild Life Extreme Stress Test最佳跑分5360,穩定性為57.2%;安兔兔V10.3.3版本,iQOO Z9 Turbo+ 跑分2197221。
產品游戲實測部分,iQOO Z9 Turbo+這次搭載的是自研芯片Q1,相較于iQOO Z9 Turbo上的那顆獨顯芯片 Turbo,額外支持了游戲超分功能,在游戲體驗上也算是進一步拉滿了,畢竟游戲廠商開放不了更高的畫質就只能倒逼手機廠商想辦法提升游戲體驗了,而一個出色的畫質表現也是成為「游戲機」的必要條件。游戲除了《王者榮耀》《原神》《崩壞:星穹鐵道》外,新增《鳴潮》《絕區零》,后續根據測試情況也會對上述五款游戲適當刪減,話說老米家的游戲是不是有點多了啊。
《王者榮耀》
室溫26℃,WiFi模式、打開Monster模式,手動最高亮度,王者榮耀120幀+極致畫質,10VS10模式,兩局游戲平均幀率120.03幀(中間加載環節已去掉),整機功耗3.82W,機身最高溫度41.3℃。得益于天璣9300+全大核的設計,使得其在中低性能下的能耗極為出色,極致畫質下整機3.82W功耗已經說明了一切,游戲全程幀率幾乎穩定在一條直線,除了個別時間節點有提幀的行為外,大多時間都保持在了120幀運行,天璣9300+以及藍廠的調校實力確實不俗。
《原神》
納塔地區入口傳送錨點開始繞納塔一周30分鐘跑圖戰斗(跑圖盡可能用納塔“龍”),平均幀率59.38幀,整機功耗5.31W,機身背部最高溫度45.1℃。同時得益于自研芯片Q1,iQOO Z9 Turbo+還支持《原神》1.5K超分+72FPS超幀,但藍廠家的產品對于B服《原神》還是存在不適配超幀超分的問題。
《崩壞:星穹鐵道》
匹諾康尼·黃金的時刻,20分鐘跑圖測試平均幀率55.61幀,整機功耗6.81W,機身背部最高溫度47.3℃。雖然游戲過程中整體的平均幀率較高,但頻繁地波動使得iQOO Z9 Turbo+在《崩壞:星穹鐵道》的體驗卻不是那么友好,雖說這樣的功耗和溫度控制確實十分優秀,但幀率抖動的頻率和深度仍需要進一步優化。
《絕區零》
《絕區零》分為跑圖和戰斗兩個場景,光映廣場10分鐘跑圖,平均幀率59.42幀,整機功耗5.34W,機身背部最高溫度42.4℃。
選擇「惡名狩獵」模式,連續戰斗三次(中間加載環境已去除)+一場刀耕火焚,平均幀率58.15幀,整機功耗6.06W,機身背部最高溫度43.2℃。
憑借天璣9300+的出色性能再加上藍廠的調校,面對光映廣場這種壓力較大的場景也能輕松應對,但在戰斗場景下,由于技能特效、畫面更加復雜且存在較為頻繁的場景切換,所以開始出現較為頻繁的幀率抖動。另外,隨著游戲時間拉長,機身溫度開始上升,CPU也出現了降頻的現象,后半程游戲已經穩不住60幀了。
《鳴潮》
從怨鳥澤右下角先后經過無光之森、歸墟港市、虎口山脈,最后到達今州城界,30分鐘跑圖戰斗,平均幀率54.62幀,整機功耗6.35W,機身背部最高溫度46.5℃。
前8分鐘游戲還能基本維持在60幀左右,但后面幀率波動深度越來越大,20分鐘之后幀率基本只能維持在50幀左右了,通過觀察CPU頻率,四顆X3大核幾乎全程維持在1.8GHz左右,但游戲體驗還是有點不盡人意,《鳴潮》這個優化屬實一言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