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穩住樓市股市”提升至國家經濟安全高度,并首次提出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目標。這一系列政策標志著中國房地產從“防風險”轉向“促轉型”,通過創新手段激活存量市場、改善民生配套,為行業注入新動能。
“穩樓市”如何落地?
需求端松綁:核心城市限購政策進一步優化,例如北京、上海計劃取消郊區限購,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同時,全國加碼推進城中村改造,僅2025年初已規劃超百萬套改造項目,通過房票安置、專項債支持等方式釋放剛需和改善性需求。
供給端控增量:政府首次明確“合理控制新增房地產用地供應”,尤其針對庫存高企的城市。例如廣東試點專項債收購閑置土地,緩解供需失衡矛盾。
資金托底:4.4萬億元專項債重點支持存量房收購,地方政府在收儲價格、用途上獲更大自主權。例如深圳國企已批量收購商辦用房改建保障房,既去庫存又補民生短板。
“好房子”長什么樣?
新規將住房品質納入政策核心,提出四大標準:
安全:老舊小區加裝抗震、消防設施;
舒適:推廣智能溫控、新風系統;
綠色:強制光伏屋頂、雨水回收設計;
智慧:接入社區物聯網,實現遠程管理。
北京石景山某小區改造后,50臺電梯全部更新為無障礙適老化型號,樓道加裝應急呼叫系統,成為“好房子”樣板。
存量房如何“變廢為寶”?
針對全國7.5億平方米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增10.6%),政策打出組合拳:
以舊換新:居民置換舊房可享最高15萬元/套補貼,多地推出“購房基金”抵扣裝修費用;
房票流通:拆遷戶、多孩家庭憑房票跨區域購房,市場化定價機制防止套利;
商改租:允許將閑置商業樓改建長租公寓,配套“租購同權”政策,消除教育、醫療差異。
民生工程加速:老舊電梯改造
住建部最新數據顯示,超長期特別國債已支持開工3.6萬臺老舊電梯更新。北京某小區通過每臺15萬元補貼,將居民分攤費用從萬元級降至千元級,改造后故障率下降90%。2025年計劃再投62億元,惠及170萬戶家庭。
總結
從“救市”到“治本”,2025年樓市新政通過需求激活、存量盤活、品質升級三條主線,推動行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隨著政策紅利釋放,預計全年房地產投資將逐步企穩,居民住房體驗迎來系統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