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南京市舉行進一步促進南京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政策新聞發布會。自2025年3月31日起,南京全市范圍內取消限售,商品住房在取得不動產權登記證書后即可上市交易,有效滿足居民各類住房置換需求。
此前,南京住宅的限售期為3年。2022年5月,南京市將限售政策由“取得不動產權證書滿3年方可上市交易”調整為了“自合同備案之日起滿三年后方可上市交易”。
2024年11月26日,南京二手房曾放松過限售,限售期3年的限制在滿足如下任一條件下即可解綁:買房人購買新建商品房后,名下處于限售期的二手房可上市交易;二孩及多孩家庭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名下處于限售期的二手房也可上市交易。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南京之前未能全面取消限售可能是擔心二手房海量掛牌,導致房價難以穩定,經過這幾年房價的調整,價格快速下降的階段趨于尾聲。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去年11月南京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指數環比雙雙回正,去年12月和今年1月、2月南京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指數環比分別增長0.6%、0.7%、0.5%,連續3個月實現全國領漲,回穩勢頭不斷增強。
“對房地產的戰略定位,從過去的防風險為主導,轉向防風險和擴內需并重,將房地產的定位轉向大眾消費品。擴內需戰略定位上,更多是如何擴大商品房的交易循環,讓交易鏈條從租賃到二手房,再到新房這樣一個循環可以快速轉起來。”李宇嘉補充說。
南京同時提出,優化拓展住房消費“以舊換新”模式,通過政府、開發企業補助,金融機構支持,經紀機構幫賣等方式,組織引導開發企業開展“買新助賣舊”活動,首批政府補助資金1億元,先購先得,補助標準為購買“買新助賣舊”名錄庫內新建商品住房合同金額的1%,疊加開發企業促銷優惠,促進各類住房改善需求加速釋放。
除了受到外界關注的放開限售和補貼“以舊換新”,南京還提到,推動既有庫存商品房全部納入房票超市,加大房票兌付金融支持,推行“全城通兌”和“電子房票”,有效滿足被征收群眾多樣化住房需求。進一步加大住房公積金支持。
界面新聞發現,除了南京外,安徽、深圳近日都出臺相關政策,穩定房地產市場。
3月26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發布了《關于規范城市更新實施工作的若干意見》的通知。通知提到,推動多元化安置補償,建立房票制度,探索城市更新項目補償安置多元化路徑。
據《安徽日報》3月29日發布消息,安徽日前發布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細化政策舉措,政策舉措明確要求,提振消費,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具體來看,措施提到,加大商品房促銷力度,全面取消住房限制性措施,擴大住房公積金提取范圍,實施差異化購房信貸支持政策,全面放開異地貸款、“商轉公”,制定完善相關標準,引導房地產開發企業建設“好房子”,開展保障性住房“好房子”建設試點。
“政策在取消限售的同時,要通過推動 ‘以舊換新’,發揮中介、平臺、國企的作用,疏通從租賃到買賣,從二手房到新房,從剛需到改善的循環鏈條。循環起來才是市場穩定的關鍵。堵是沒用了,要通過疏導,這是房地產市場穩定的關鍵。”李宇嘉在采訪中分析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