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北京將舉行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賽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北京總站參與聯合主辦,屆時將有23家企業和高校的自研團隊來到現場。距離比賽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大家都在緊張有序地備賽調試,那么這些參賽隊伍會讓自己團隊的哪位機器人參賽?機器人選手的配置如何?現在準備得怎么樣?
實驗室版機器人入場“大家伙”如何迎戰?
在參賽名單里,一款叫“靈寶”的機器人受到了記者的關注,因為它近期承擔了不少迎賓、主持等志愿服務。
總臺記者邵薇:在“靈寶”的工作調試間可以看到,黑色的機器人是已經成熟投產使用的“CASBOT01”機器人,而銀色的是它的實驗室版本SE,也是這一次半馬比賽的參賽選手。
由于比賽允許機器人以手動遙控或完全自主的控制方式參賽,綜合考慮后,研發人員選擇了讓靈寶“輕裝上陣”。
總臺記者邵薇:銀色這一臺的身高明顯要矮一些,并且考慮到完賽和速度優先的需求,它并不需要配備靈巧手以及帶有視覺識別等的頭部裝置,體重也會更輕,操控性更好。同時,它下半身的各個關節裝置全部外露,能夠直接散熱,并且胸前配備了大面積的風機散熱孔,保證機器的持續運轉,包括背面的電池也是完全裸露的,便于及時更換。
目前01機器人已經在重復性的工業場景和特殊領域投產使用,針對民用場景的02機器人預計在年底發布。企業表示,借著這次機會,選擇實驗室版本參賽,能夠為后續的研發測算獲得最真實的數據反饋,并能擁有更多的合作交流。
北京中科慧靈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張淼:我們相對來講,以開放的態度去參與這一次比賽。希望借助這個平臺,多和同行、合作伙伴們進行更廣泛交流。能夠在一些室外的場景,進行我們產品實測,看它在室外不同環境下的表現能力。
“小朋友”參賽特種保護裝備全配齊
在這次比賽中,松延動力選擇了身高僅有1.2米的N2機器人參賽,記者探訪發現,它雖然靈活小巧,爆發力卻不俗,它有什么獨特本領?這次參賽它又在準備些什么呢?
在北京市昌平區,記者見到了這個小家伙。袖珍可愛的外觀,讓它每次出街路測都成為人群中的焦點。1.2米的身高總重量僅為30千克,18個高性能關節讓其具有靈活高超的運動性能,在參加長跑比賽前,它可能是一位“體操運動員”。
機器人后空翻,背后隱藏著一整套松延動力自研的運動控制算法。N2機器人自去年底研發推出后,已經完成了超過100公里的測試里程。此次半馬,將有專注運動速度的“旋風小子”和專注優雅步態的“小頑童”兩支隊伍上場。
松延動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姜哲源:半馬其實相當于是一個比較綜合性的測試,既考驗算法能力能夠跑多快,同時也考驗硬件本體能不能撐住這21公里,能不能夠在長時間連續工作下,算法依然保持穩定。所以這是一個比較綜合性的、公平的、有標準化規則的一個測試。在雙足人形機器人方向,我們實現了像3.5米每秒的最快的奔跑速度,以及我們還實現了像機器人連續后空翻這樣的一些不同的高動態的效果。
在半馬長達21公里的賽道上,機器人要面對復雜地形和長距離奔跑的挑戰,怎樣才能最大程度確保它們的可靠性呢?和人類跑步一樣,好的運動裝備是跑步舒適度和安全性的保障之一。因此,研發團隊貼心地為機器人穿上了“跑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