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冷了?新政好處沒了,大家信心不足?
積壓需求退潮了
最近好多朋友問我,現在買房合適嗎?看到4月份新房成交量下降的消息,心里有點慌。數據顯示,30城新房成交量環比下降了45.7%,這可不是個小數字!一線城市到二線城市,都感受到了寒流。這是怎么回事呢?
一線城市的“冰點”
我朋友肖穎,在一線城市賣房子,她親身經歷了這波成交量下滑。她負責的兩個項目,一個去年年底銷售還不錯,但4月份急轉直下,每天帶看的人少了一半,幾天才賣出三套!另一個項目4月份只賣了7套,其中3套還是3月份客戶的訂單。她一開始以為是清明節影響,但假期后情況沒好轉。很多一線城市都面臨同樣問題。
二線城市的“回落”
不只是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也受影響。我了解到一家央企在某二線城市的項目,4月份日均成交量只有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二,比3月份還低。去年上半年成交量增加,下半年回調,10月份回升,12月份達到峰值,今年1月份還超過了去年同期,2月份開始環比上升,可到了4月份,同比和環比都下降了。市場開始調整了。
需求釋放的“疲態”
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關鍵是需求釋放速度慢了。2024年四季度的樓市行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積壓需求釋放,特別是“9·26”新政刺激后,市場出現一波小高潮。這部分積壓需求,一部分是疫情期間被壓抑的需求,主要在一線城市;另一部分是限購政策導致的需求。各地陸續放開限購,“9·26”新政的好處逐漸消失,需求釋放速度自然慢了。杭州市場需求釋放能持續一年到一年半,但這需求不是無限的,會逐漸消退。
房企該如何應對?
樓市成交量下滑,房企怎么辦?抓住結構性機會是關鍵。樓市政策紅利形成的需求釋放有個窗口期,但各地窗口期長短不一。選對地方,縮短拿地到開盤的時間,這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部分城市甚至能把這個時間縮短到一個月!但未來市場競爭更激烈,短期內樓市回暖預期較低,未來市場將呈現點狀分布,部分城市部分區域的土地市場競爭將加劇,對房企的要求更高。
迷茫與希望并存
樓市成交量下滑,既有挑戰,也有希望。雖然短期內樓市回暖預期較低,但市場仍存在結構性機會。對于購房者來說,應該理性看待市場,別盲目跟風,仔細研究市場行情,選擇適合自己的房子。對于房企來說,需要提升競爭力,加快開發速度,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這不僅僅是房企的挑戰,更是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