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未來智駕成為如安全帶、ABS 一樣的標配,屆時將不再有梯隊之分。”長城汽車CTO(首席技術官)吳會肖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智駕處于快速演進階段,去年還能評判誰是第一梯隊,但今年,各企業在算法、感知系統以及成本管控等方面均取得飛速發展,迭代速度極快。最終的趨勢是所有企業都達到較高水平,不再有明顯的梯隊差異。”
作為汽車行業屈指可數的女性技術領軍者,吳會肖圍繞技術協同、智能駕駛演進及業務戰略布局等維度,分享了前瞻性的行業洞察。
將有序推進L3落地進程
《中國經營報》:中國道路情況復雜,從技術角度如何平衡技術的激進性與用戶體驗的穩定性?
吳會肖:從用戶體驗出發,我們期望為用戶提供端到端的體驗。但原有的行車和泊車技術架構不同,泊車速度有限制,行車也有其特點。中國停車場情況多樣,要實現泊車和行車場景的絲滑銜接,需打通技術棧,統一泊車和行車技術,依靠實時感知系統,為用戶提供更絲滑、安全、高效的體驗。
《中國經營報》:未來3年,汽車領域最可能顛覆行業格局的技術突破點有哪些?
吳會肖:技術突破的底層邏輯是 AI,AI 的到來將迅速改變各行各業的開發模式。以汽車開發為例,以往軟件開發遵循從產品定義到功能定義,再到編碼和集成測試的流程,而 AI 的出現縮短了開發鏈路,改變了開發邏輯。并且汽車與眾多行業緊密相連,AI 在音樂、圖像、電化學、動力、機械材料等各個領域都將產生巨大變化,未來將是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
《中國經營報》:目前不少汽車品牌出現女性智駕負責人,作為女性 CTO,在智駕領域關注重點有哪些獨特之處?
吳會肖:從自身感受而言,3年前試駕智能車時,面對復雜路口,意識到要做好車與人的交互系統,讓用戶直觀感受車輛行駛路線以及對周圍環境的清晰感知,或許這體現了女性特質,更在意用戶感受。在做座艙時同樣如此,女性在傳統家庭角色中可能更關注家人,自己也會更多關注到人。
《中國經營報》:自從接手長城技術團隊后,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么?今年工作重心是什么?
吳會肖:接手技術中心 6 個月以來,公司希望進一步推進智能化業務突破,并滲透到各專業領域。工作重點在于讓技術人員具備用戶思維和經營思維,以滿足用戶訴求和企業運營訴求,為此重新調整了組織架構,在各個專業、組織、人事管理以及運營機制等方面開展了諸多工作。最大的挑戰在于從產品和技術驅動型人才向管理型人才的轉變。
其實我們內部壓力很大,因為我們也非常深刻地認識到汽車本身就是一個規模效應的產業,今年我核心重點希望把哈弗品牌和歐拉品牌這樣主流的車型能夠贏得更多用戶的信賴,無論是造型上、內外飾設計上,還是智能化提升上,包括最后性價比的層面,我們都會做很多工作,讓更多用戶喜歡我們的主流車型;同時加大力度將車型推廣至海外市場,中國汽車產業已具備出?;A,要抓住契機推動海外業務發展。
《中國經營報》:面對不同的時代、激烈的競爭,如何看待全民智駕?長城汽車未來在加強智能化方面有哪些舉措?
吳會肖:在以流量為導向的互聯網時代,新勢力憑借互聯網、消費電子背景,在運營流量和新時代營銷體系方面更具優勢,傳統車企原有的營銷傳播體系與之存在差異。因此,傳統車企在技術、產品和營銷層面均需革新,以適應新時代流量經濟營銷時代的到來。
今年全民智駕聲量劇增,一方面是 DeepSeek 引發全民對 AI 震撼效果的關注;另一方面去年眾多車企(包括長城汽車)進行高階城市宣傳,先鋒用戶的共創和傳播激發了主流消費者對智駕功能的向往。長城汽車今年將在哈弗梟龍 Max 上搭載高階智能,包括跨層記憶泊車、高速 NOA 以及城市通勤功能,讓消費者在主流全民智駕層面也能擁有安全、高效、流暢的智駕體驗。
《中國經營報》:近期許多車企公布了 L3 量產時間計劃,長城汽車是否有 L3 落地時間規劃?
吳會肖:在 L2 賽道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企業尋求向 L3 賽道突破。L3 的落地與交通體系、法規體系、運營環境以及技術冗余度密切相關。長城汽車很早就開展了 L3 技術架構工作,在各個系統上進行了充分冗余設計,后續將依據法規和商業環境推進 L3 計劃。
與宇樹科技合作進軍具身智能
《中國經營報》:此前,長城汽車表示會布局機器人領域,并與國內具身智能機器人領軍企業進行戰略合作,目前合作進展、具體應用場景及產品落地時間有無規劃?
吳會肖:長城汽車認為汽車是具身智能落地的優質產業,同時中國企業在機器人行業發展迅速,眾多智駕人才進入該賽道,在機器人本體和運動控制方面處于全球前沿。
目前長城汽車與宇樹科技簽訂戰略協議,宇樹科技負責運動控制和本體,長城汽車負責上層應用開發。應用場景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工廠場景,讓機器人承擔非結構化、純體力、辛苦且有一定危險性的工作;二是與車和用戶關聯的場景,例如越野時利用無人機或機器狗輔助。對于家庭場景,機器人的形態、尺寸、身高、體重以及功能等還需進一步探討,在 AI 時代發展具身智能要思考以人為本的理念。
《中國經營報》:長城汽車在智能化領域布局多年,面對智駕賽道的激烈競爭,如何為用戶打造差異化的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體驗?
吳會肖:過去十幾年,智駕和智艙經歷了諸多變革與轉型。智駕技術從 Rule Base 發展到高精地圖,再到無圖、端到端、VLM 和 VLA 等;智能座艙也從生態聚合走向生態開放,再到基于空間的座艙理念。
長城汽車以品類創新為優勢,關注不同用戶的用車體驗,細化到車內每個座位人員的需求。在車內屏幕設置、按鍵設計、智駕功能規劃及成本考量等方面,都會依據不同品類進行設定。例如在 Coffee OS 3 的研發中,廣泛收集媒體和用戶意見,期望定義座艙終極形態,后續還將持續演進。盡管未來智能駕駛將成為標配,但在演進過程中,仍需根據轎車、越野車、MPV 等不同車型的特點,進行功能設計和標配邏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