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正在“放緩或暫停”部分人工智能數據中心項目,包括美國俄亥俄州的10億美元計劃。根據4月9日的媒體報道,微軟暫停了美國俄亥俄州中部10億美元投資計劃的三個數據中心園區建設,這表明在經濟環境不確定、人工智能需求弱于預期的情況下,這家科技巨頭不得不重新評估其基礎設施需求。
微軟云計算業務總裁諾埃爾·沃爾什(Noelle Walsh)表示,近年來,對云和人工智能服務的需求增長超出了微軟預期,為了抓住這個機會,微軟開始執行基礎設施擴展項目,“在這種規模下,任何重大的新嘗試都需要敏捷性和精細化,因為我們需要與客戶一起學習和成長。”不過,沃爾什表示,雖然微軟可能會戰略性地調整計劃,但會根據業務優先級和客戶需求分配投資。
除了俄亥俄州的項目,去年12月底,微軟透露正在暫停威斯康星州一個大型數據中心項目的后期階段。美國券商TD Cowen的分析師今年早些時候說,微軟縮減了部分國際數據中心的擴張規模,并取消了在美國租用其他公司運營的數據中心的部分租約。
TD Cowen的分析師最近幾周表示,微軟是全球在人工智能數據中心上投資最多的公司之一,今年計劃投資800億美元,但在過去六個月里,微軟已經退出了在美國和歐洲的2GW電力的項目。TD Cowen的分析師認為,這可能體現出微軟正處于數據中心“供應過剩”的局面。
其他分析人士認為,這些變化和微軟的商業合作伙伴OpenAI有關。B. Riley Securities(B.萊利證券)研究主管克雷格·埃利斯(Craig Ellis)說,OpenAI優先開發更先進的人工智能系統,這需要大量計算資源來訓練數據,而“微軟可能沒有朝著同一個方向發展”。
根據此前1月21日公布的協議,微軟成為OpenAI計算能力的獨家提供商,OpenAI也能夠建立自己的能力,“主要用于模型的研究和訓練”。就在同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布,OpenAI、軟銀和美國最大的數據中心運營商之一Oracle(甲骨文)成立新合資企業“星際之門”,四年內計劃投資5000億美元,增加對美國數據中心的重大投資。
伴隨著人工智能對于算力的需求,電力需求也在被推高。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報告,到2030年,僅在美國,主要用于人工智能數據處理所需的電力,就將超過鋼鐵、水泥、化學品和所有其他能源密集型產品生產所需電力的總和。到2030年,全球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將增加一倍以上。人工智能將是這一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預計僅專用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的能源需求就將增長四倍以上。據報道,如今,一個數據中心的用電量相當于10萬戶家庭的用電量,但目前在建的一些數據中心將需要2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