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和大家講過,沒剛需別上獨顯,買顯卡也不要被蘇黃牽著鼻子走。今兒看4060太丐,明兒覺得4070雞肋,一沖動配到4090D,2萬大洋剛出手,又把5080S當真愛,遲早變成敗家孩子。
如果兜里銀子不多,你就要先做好顯卡和PC整機的預算定位。
咱們姑且把目標定位為可以4K中畫質流暢玩黑猴,同時你已經鎖定了N卡的40系,那么兩千出頭的4060Ti是差不多的剛需。為啥我沒說最新的RTX50系列,道理很簡單,黃牛溢價風險過高,新手貿然上車不如持續觀望。
而RTX40系不但貨足而且基本不限量,還有先買的人給你做真實買家體驗的參考。我之前買銘瑄4070璦珈,就是因為一個朋友先我一步入手體驗,他在選購之前已經做過一系列調查,買到手后又有一手反饋給我,對我來說就省去不少對比研究的精力消耗,踩雷風險也降低好多。
網上數碼大V的裝機評測可以參考,但別全信。人家的顯卡是廠商送測的,說白了都是以恰飯營銷為主,所謂的客觀對比測試也多半夾雜了春秋筆法,有槽點或缺點也會低調帶過,或者干脆隱去不談。因此不能偏聽偏信。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多看不同品牌的顯卡評測有一定的好處,但最終你還是要親測你選的這塊,在你個人的日常重度使用之下有何表現。組裝臺式機就是如此麻煩,每個硬件都有“故障點”,你不但要考慮性能平衡,還得考察硬件兼容性。后者不是吹出來的,而是現場測出來的,別人的配置單也只能給你做參考,不可能100%不翻車。
一般來說,大品牌、表面口碑無黑點的卡更穩,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供電、兼容性、散熱方案,乃至顏值RGB等方面。但這些顯卡往往也不便宜。因此,建議大家不要直接剁手新出的卡,等一等不差事兒。對這兩代新顯卡而言,早買也未必能實現100%全量性能體驗。而晚買大概率會“享折扣”,那么不心急、多等等,就是最穩妥的選購對策。
ASUS/華碩Inteli5-12600KF+4060/4060Ti黑色海景房游戲電腦主機
¥3099
購買
如果你追求游戲或3D建模、視頻剪輯的性能,看不上略丐的4060/4060Ti,那么目標放在70以上就要額外關注帶寬和顯存容量,避免出現參數瓶頸,影響游戲流暢度或生產力。還是以黑猴為例,8~12GB顯存更好;做視頻剪輯、3D建模,12GB顯存更佳。若是搞AI算力的朋友,最好再等等50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