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憑借豐富的核顯 CPU 產品線,在桌面和移動平臺為用戶提供多樣化選擇。本文將按性能排序,系統梳理當前主流型號的核心參數、核顯表現及適用場景,助力用戶精準選購。
一、桌面端核顯 CPU
1. Ryzen 7 5700G
架構工藝:Zen 3 架構,7nm 制程
核顯規格:Radeon Vega 8(8 計算單元,512 流處理器)
性能表現:核顯性能對標 NVIDIA GT 1030,支持 1080P 分辨率下《CS:GO》《DOTA2》等輕度游戲,滿足視頻剪輯、圖像編輯等多媒體處理需求
核心參數:8 核 16 線程,加速頻率 4.6GHz,65W 低功耗設計
2. Ryzen 5 5600G
架構工藝:Zen 3 架構,7nm 制程
核顯規格:Radeon Vega 7(7 計算單元,448 流處理器)
性能表現:核顯性能稍遜于 5700G,但仍可在 1080P 下流暢運行《英雄聯盟》《原神(低畫質)》等網游
核心參數:6 核 12 線程,加速頻率 4.4GHz,65W TDP
3. Ryzen 5 3400G / Ryzen 3 3200G
架構工藝:Zen + 架構,12nm 制程
核顯規格:Radeon Vega 11(3400G)/ Vega 8(3200G)
市場定位:入門級產品,適用于日常辦公、網頁瀏覽及簡單影音娛樂
二、移動端核顯 CPU
1. Ryzen 7 6800H / 6800U
架構工藝:Zen 3 + 架構,6nm 制程
核顯規格:Radeon 680M(12 計算單元,768 流處理器,RDNA 2 架構)
性能表現:核顯性能逼近 NVIDIA MX450 與 GTX 1650 Max-Q,可在 1080P 分辨率下以中高畫質運行《原神》《古墓麗影:崛起》等 3A 游戲
適用場景:輕薄本、高性能核顯筆記本首選
2. Ryzen 8000HX 系列(如 Ryzen 9 8945HX)
架構工藝:Zen 4 架構,5nm 制程
核顯規格:Radeon 610M(2 計算單元,RDNA 2 架構)
市場定位:核顯性能較弱,主要承擔基礎顯示功能,建議搭配獨立顯卡使用
核心參數:最高 16 核 32 線程,加速頻率 5.4GHz,45-75W 動態功耗
3. Ryzen 7 5700U / Ryzen 5 5600U
架構工藝:Zen 2 架構,7nm 制程
核顯規格:Radeon Vega 8(5700U)/ Vega 7(5600U)
性能表現:滿足日常辦公軟件、網頁瀏覽及《英雄聯盟》(低畫質)等輕度游戲需求,廣泛應用于主流輕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