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人將以跪著學習的謙遜和站著創新的骨氣,讓智能技術飛入尋常百姓家。”在4月10日舉行的“上汽之夜”上,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回應了外界對上汽“是否老矣”的質疑,并闡述了上汽未來的發展戰略。
作為中國產銷規模最大的汽車集團之一,上汽集團在2024年經歷了充滿挑戰的一年,利潤同比顯著下降,多個品牌銷量承壓。這是賈健旭提出的“跪著學習”的主要原因,上汽集團必須降低姿態才能改變命運。
當前外界能夠看到上汽集團的一大顯著變化是,其在外部合作上展現出了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今年2月,上汽與華為終端有限公司簽署深度合作協議,雙方計劃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車。
關于上汽與華為的合作,賈健旭首次公開回應稱,雙方合作是智選車模式。華為終端智選車業務部總裁汪嚴旻表示,華為終端與上汽集團將在產品定義、用戶體驗、質量和供應鏈管理、市場營銷服全鏈條等領域展開戰略合作。
華為智能汽車業務有三種模式,在與車企合作深度最高的智選車模式下,華為除了提供全棧式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還深度參與產品設計、研 發、生產,并直接下放到華為的渠道進行銷售。此前,華為已經與賽力斯、奇瑞、江淮、北汽分別打造了問界、智界、尊界、享界四個品牌。
與華為一同打造智選車是上汽集團加強對外合作的一個縮影。在上汽之夜,上汽集團董事長王曉秋表示,上汽將一方面繼續與老朋友大眾、通用等合資伙伴共創,另一方面與華為、Momenta、地平線、字節跳動等跨界伙伴合力打造產業新生態,讓全球頂尖技術加速落地應用。
今年1月10日,上汽與寧德時代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1月19日,上汽集團與北京理工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近期,上汽集團與OPPO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實現車機、手機“軟件共通、生態共融”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通家庭、出行、辦公等一系列場景。
對外合作是上汽集團未來三大戰略的聚焦點之一。賈健旭表示,為了應對市場的挑戰,上汽練就了三套“拳法”,第一套“拳”聚焦于內部調結構,整合自主品牌核心業務;第二套“拳”聚焦于外部協同,積極推動對外合作;第三套“拳”聚焦于全球化,擴大海外版圖。
在內部調整方面,賈健旭透露,今年是上汽集團的OEM化元年,總體的改革方向是,上汽集團會有兩塊OEM業務,一是大乘用車業務,二是商用車業務;其他的是投資業務,包括合資企業、零部件企業和金融公司。
據介紹,上汽大乘用車業務把上汽乘用車、上汽國際、研發總院、零束科技等自主品牌的核心業務整合在了一起,目的是讓資源更集中、目標更聚焦、效能最大化。同時,上汽集團也組建成立了“上汽商用車”板塊,以上汽大通為核心,構建技術共享的商用車發展戰略。
針對全球化發展,賈健旭表示,在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上,上汽集團將發布全新海外戰略,給出下一階段的“出海路線圖”。
在技術方面,固態電池商業化備受行業關注。賈健旭透露,2024年上汽的固態電池產品“光年電池”電芯能量密度較之前提升1.5倍,續航超1000公里,新一代固態電池將于今
年年底在全新MG4車型上量產應用。2027年,上汽首款全固態電池“光啟電池”將落地。
除了固態電池,上汽近期還將旗下所有底盤研發和制造能力合而為一,在第一代VMC技術落地智己汽車的基礎上,第二代全棧線控底盤預計2027年前首發落地;支持 L3 級量產自動駕駛,具備自學習、自進化和自成長能力的上汽銀河全棧4.0電子架構,今年即將落地。
根據官方數據,上汽集團今年一季度整車批售94.5萬輛,同比增長13.3%,終端累計交付超過108萬輛 。官方公告稱,上汽集團預計今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30億到32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2.9億到4.9億元,同比增加10%到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