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針對人工智能(AI)領域4260名科學家的調查顯示,他們對于AI的未來比公眾樂觀得多。54%的研究人員認為這項技術帶來的好處大于風險,而英國公眾的這一比例為13%。4月1日,相關論文公布于預印本服務器Zenodo。
不過,與公眾一樣,研究人員對AI在虛假信息、數據濫用和網絡犯罪方面的問題也感到擔憂。在調查中,77%的研究人員和68%的公眾表示,AI使錯誤信息成為一個問題,此外,65%的研究人員和71%的公眾對科技公司未經同意使用個人數據表示不滿。
英國牛津大學“牛津馬丁人工智能治理倡議”主任Robert Trager表示,為了有效監管,“我們需要進行大量研究,例如了解如何應用AI,使網絡防御和信息生態系統更強大”。
這項研究調查了包括美國、印度等國在內的全球研究人員,并將他們的答案與英國國家統計局此前收集的英國公眾的回答進行了比較。
當被問及AI將如何對人們的生活產生積極影響時,75%的研究人員認為這項技術將增加人們學習的機會,57%的研究人員認為它將增加人們獲得醫療保健的機會。
Trager說,最引人注目的發現是,只有不到1/3的AI研究人員認為應該盡快開發這項技術。“他們似乎想要通過一種更深思熟慮的發展方式降低風險。”
個人數據如何被用來訓練AI模型尤其讓研究人員感到擔憂。數百萬人的書籍和論文“被盜”,并被用來訓練AI模型,從而引發了人們對知識產權的擔憂。只有25%的AI研究人員表示,應該允許公司根據公開的數據訓練它們的模型。近一半的研究人員說,人們應該明確授權AI公司在訓練中使用他們的數據,這一比例高于公眾。
調查發現,大多數研究人員認為公眾有參與AI的必要性,但主要與AI的影響和監管有關,而不是訓練和開發。牛津大學的Ekaterina Hertog說,調查顯示,人們普遍認為,研究人員應該與公眾更密切地合作,創造出“反映用戶現實的AI技術”。
該研究還顯示,AI研究人員對科學家能否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存在分歧。一半的人不這么認為,只有21%的人強烈認為AGI必然會產生。這與科技行業的樂觀看法不同,后者認為AGI可能只需幾年時間就能實現。
AI領域的其他人對大型語言模型革命是否能夠滿足AGI技術需求持懷疑態度。一些公司表示,真正的AGI需要一個能夠與環境互動的主體,擁有人類的所有感受和認知靈活性,但這些技術成就尚未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