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4S店看車,差點被銷售繞暈了。一進門就給我推某合資小車,說“顏值高、省油好開”,可當我問“這車防撞梁啥材質”,銷售立馬顧左右而言他,說“10萬的車別要求太高”。直到逛到廣汽埃安展臺,看到UT這臺車,銷售直接把鋼材檢測報告擺桌上:“大哥你看,咱這高強度鋼占比71%,前后防撞梁都是鋁合金的,厚度是同級別三倍。”好家伙,這才是買車該看的真相??!
在4S店被套路?這臺車直接亮底牌
說實話,以前總覺得10萬內的小車就是“夠用就行”,安全配置能省則省。但在埃安4S店看到UT的實車,敲了敲車門就感覺不一樣——關門聲沉甸甸的,不像有些車跟敲鐵皮似的。銷售小哥更實在,直接打開引擎蓋指給我看:“您看這前防撞梁,鋁合金的,摸起來就扎實,很多20萬的合資車都舍不得用這材料。”再看側面,車門上明晃晃的熱成型鋼支架,銷售說這是“中歐雙五星認證的底子”,我特意查了下,E-NCAP和C-NCAP雙五星,同價位里獨一份兒,連某德系神車在歐洲測試都沒拿到五星,這下心里有底了。
拆開防撞梁我驚了!71%高強度鋼比合資車實在
以前總聽說“小車不安全”,這回算是開了眼。UT的車身結構資料上寫著:高強度鋼占比71%,這數據我特意對比了下,某合資熱銷車宣傳“高強度鋼車身”,實際占比才50%出頭,而且用的還是低強度的。更絕的是前后防撞梁,鋁合金材質不僅輕,強度還高,厚度達到了3mm,我用手機拍了張對比圖,旁邊某日系小車的防撞梁薄得像片鐵皮,銷售說那車連后防撞梁都省了,真是不拆不知道,一拆嚇一跳。
想起之前看過的事故視頻,小車被追尾后尾箱直接凹進去,后排乘客危險系數極高。UT的后防撞梁同樣是鋁合金,而且后備箱預留了足夠的潰縮空間,銷售說這叫“全路段防護設計”,甭管是正面撞、側面撞還是追尾,都能把沖擊力分散開。咱老百姓買車圖個啥?不就圖個全家出行平平安安嗎?那些在看不見的地方偷工減料的車,真是拿消費者的命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