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中國SUV市場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格局。一方面,新能源車憑技術迭代與政策紅利,已經在整個市場實現50%以上的滲透率;另一方面,SUV市場中又有多款暢銷燃油車,依靠著設計與配置向上,保持著暢銷身份。然而,這些“歡笑聲”似乎都是屬于自主品牌的,為數不多能躋身TOP10的合資車幾乎都是靠著終端的大幅降價與優惠來實現。至于進入TOP10的新能源、合資車都有哪些,就讓我們一塊兒瞧一瞧:
第一名:特斯拉Model Y(48,189輛)
指導價:26.35 - 31.35萬元
關鍵詞:電動+智能+本土化三重疊加
Model Y在國產新能源沖擊下強勢依舊,4萬輛的數據讓身后的競爭者望塵莫及。電動+智能的雙重疊加,無論是4秒級性能,還是已經開通的FSD完全自動駕駛本土化適配,都讓車輛能在一二線城市站穩頭部,并通過廣大的充電網絡解決城市中產的用電焦慮。
第二名:吉利星越L(23,817輛)
指導價:14.77 - 17.97萬元
關鍵詞:代表燃油市場打出豪華平權
在新能源圍攻下,星越L最先在燃油車市場打出“豪華平權”的組合拳。吉利既將雙聯屏智艙、Nappa真皮座椅、2.0TD發動機等配置下放到15萬級市場,也通過連續布局東方曜版、行云版等車型不斷拉低門檻,加上車輛的大塊頭,成為了二三線城市的高端首選。
第三名:比亞迪宋Pro DM(20,847輛)
指導價:10.28 - 14.28萬元
關鍵詞:插混SUV步入無焦慮階段
通過在SUV市場首發第五代DM-i技術,宋Pro DM-i把虧電油耗降至3.8L,輕松突破千公里續航,把里程與能耗焦慮一并解決。同時,隨著DiPilot 100的標配落地,加入進入到第二代的宋Pro DM-i,也迅速取代了傳統10萬級SUV的市場地位。
第四名:比亞迪元PLUS(20,179輛)
指導價:11.58 - 14.78萬元
關鍵詞:e平臺3.0帶來多重保障
基于e平臺3.0打造的元PLUS也加入到了智駕平權之列,而且只在市場里賣了一年的它,在推出智駕版的同時還再度優化視覺設計,完成了吸引力的疊加。加上,e平臺3.0還有高度集成的電驅、高安全性的刀片電池等核心技術,從國內到海外市場,元PLUS都已打響名號。
第五名:豐田卡羅拉銳放(18,417輛)
指導價:12.98 - 18.48萬元
關鍵詞:終端下探,不插電也有4字油耗
終端價下探至9萬級萬區間的卡羅拉銳放,依靠著TNGA架構的安全口碑和智能電混雙擎系統勉強守住了市場份額。從當初進入到市場,它就主打年輕化,盡管在智能科技上其與比亞迪等品牌的差距正在拉大,但憑借著主被動安全與4L級綜合油耗,它仍能吸引固定群體。
第六名:豐田RAV4榮放(18,350輛)
指導價:16.98 - 23.88萬元
關鍵詞:四驅耐用仍是王牌
曾叱咤SUV市場的RAV4雖難有2萬+的月銷數據,但依舊能夠憑借THS油電混動系統與過硬的安全、底盤基礎,在市場中穩重有進,當然,這跟終端3萬+的優惠不無關系。與此同時,車輛的多套四驅系統與耐用性依舊為消費者喜愛,但缺少充分的智能化還能幫它穩多久,那可就不好說了。
第七名:長安CS75 PLUS(17,559輛)
指導價:11.39 - 14.99萬元
關鍵詞:燃油車最后的榮光
長安的藍鯨動力在愛信8AT的組合下,依舊能夠招攬到大批燃油SUV消費者。尤其是在CS75 PLUS進入到第四代之后,天域空間等智能化技術的到來,讓其在面對深藍S7插混車型時依舊能保持住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