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廣汽科技日上,一則消息震動汽車與科技界:廣汽集團聯合中興通訊、國芯科技、裕太微電子等十余家產業鏈伙伴,正式發布“12款自主研發車規級芯片”,并推出“汽車芯片應用生態共建計劃”,劍指智能汽車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與全產業鏈協同發展。這場發布不僅標志著中國車企在芯片領域從“跟隨者”向“定義者”的跨越,更被視為高階自動駕駛(L3/L4)規模化落地的關鍵一步。
芯片矩陣:覆蓋全場景,直擊“卡脖子”痛點
此次發布的12款芯片涵蓋**電源管理、底盤控制、集成安全、通信接口**四大核心領域,形成完整的智能汽車芯片矩陣。其中兩大亮點尤為引人注目:
1. 支持L3+自動駕駛的高性能處理器:雖未公開具體型號,但廣汽透露其芯片采用“雙系統冗余設計”,故障觸發率控制在**1FIT(10億小時失效1次)**以內,遠超航空級安全標準,為L3自動駕駛系統提供算力與可靠性雙保障。
2. 全球首款16Gbps帶寬通信芯片:用于車內外高速數據傳輸,滿足智能駕駛海量傳感器(如激光雷達、攝像頭)的實時信息交互需求,打破海外廠商在車載通信芯片領域的壟斷。
廣汽強調,這些芯片均基于**“超行業安全標準”**研發,例如安全氣囊點火芯片G-H02與PSI5通訊接口芯片G-T04,已通過嚴苛的車規級驗證,適配極端溫度、振動等復雜工況。
生態共建計劃:國產芯片從“能用”到“好用”
芯片量產只是第一步,廣汽同步推出“汽車芯片應用生態共建計劃”,通過四大舉措破解國產芯片“落地難”問題:
- 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聯合高校、科研院所,針對智能駕駛需求定制芯片架構,減少技術與應用場景的割裂。
- 端到端驗證平臺:搭建“整車-控制器-芯片”聯動測試體系,縮短芯片適配周期,提升可靠性。
- “一芯多源”策略:通過標準化接口設計,實現同一芯片兼容多個供應商方案,避免供應鏈“斷鏈”風險。
- 資本賦能:深化對粵芯半導體、地平線等產業鏈企業的投資,覆蓋芯片設計、制造、封測全環節。
這一計劃被業界視為國產車規芯片從實驗室走向量產車的“加速器”。國芯科技、矽力杰等參與企業表示,廣汽的規模化需求與技術協同將極大降低研發成本,推動國產芯片競爭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