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紅智能汽車頻頻出事故的新聞讓國人觸目驚心。究竟安全是不是要讓位于智能化?4月12日,以“科技守護 安心智在”為主題的廣汽智能化安全峰會在廣州召開,來自產學研領域的代表圍繞“智能化與安全的平衡之道”展開深入探討,共同呼吁行業進一步重視智能化時代的汽車安全,構建多方協同的安全新生態。會議由廣東省汽車工程學會主辦、廣汽集團承辦。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世界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終身名譽主席趙福全,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朱西產,地平線創始人、CEO余凱,滴滴聯合創始人、滴滴自動駕駛CEO張博等行業專家,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廣汽集團副總經理閤先慶,廣汽集團執委會委員吳堅等約300人參會。
廣汽埃安與滴滴自動駕駛合作開發的L4自動駕駛車型
付于武說,智能化轉型必須以安全為基石,“沒有安全的智能化是偽命題”。他強調,在智能化快速發展的新時代,要比任何時候都敬畏科學、敬畏市場、敬畏規律、敬畏安全、敬畏生命。
馮興亞闡述了智能化重塑汽車安全的三大變革:其核心目標已從“傷害減輕”轉變為“風險預防”,技術體系已從“機械硬件”升級為“智能系統”,對用戶的價值已從“被動剛需”躍升為“主動價值”。為此,廣汽集團構建了“星靈安全守護體系”,通過功能安全、數據安全、網絡安全的全域融合,為用戶打造高安全、可信賴的出行體驗,樹立智能安全新標桿。
主持人趙福全在開場中指出,智能化和安全并非對立,而是需要通過生態協同實現平衡。他強調,智能化是汽車發展的“中場”而非“下半場”,產業會向多主體協同創新的生態化發展。他認為,安全是最大的質量,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追求智能化的快速發展。他呼吁行業內外共同努力,通過技術創新和生態化發展,推動智能汽車的安全落地。
付于武從行業歷史和規律的角度出發,強調安全、節能、環保是汽車行業的三大永恒主題,次序不可改變,安全永遠排在第一位。法規和標準是智能汽車發展的“護城河”,必須通過嚴格的法規和標準來規范行業發展,避免因噎廢食。
吳堅從車企的角度出發,智能化帶來了新的可能性,但安全始終是不可妥協的底線。他提到,廣汽在智能駕駛領域有著長期的研發和驗證經驗,廣汽通過720萬公里的驗證和多種極端工況測試,確保產品在交付消費者后能最大程度減少事故。他還強調,主機廠有責任通過宣傳和教育,讓消費者正確理解智能駕駛的潛力和風險。
余凱從智駕方案供應商的角度提出安全是絕對的底線,不能妥協。他強調,硬件和軟件的結合是實現安全的關鍵,芯片作為智能汽車的核心硬件,決定了安全的底層能力。他表示,地平線從創業之初就堅持系統級創新,通過硬件和軟件的協同優化來提升安全性。他還對未來技術發展充滿樂觀,認為技術進步將不斷提高安全性。
目前,在智駕安全方面,廣汽L3自動駕駛系統故障觸發率控制在1FIT(10億小時失效1次)以內,達到了航空級安全水平。智能底盤安全方面,廣汽把感知技術、控制算法和動力系統與智能底盤控制深度融合,在提升駕駛體驗的同時保障行車安全。在主被動融合安全方面,廣汽通過碰撞前事故預警、碰撞中車身結構潰縮吸能及安全約束系統匹配、碰撞后事故救援等技術,為用戶帶來事故前、中、后的全時安全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