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網站了解到,為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大力推進新能源產業鏈“建圈強鏈”戰略,近日經省政府批準,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與省能源局聯合發布了《四川省新能源產業鏈建圈強鏈工作方案(2025—2027年)》(簡稱《方案》)。
根據《方案》規劃,到2027年,全省新能源產業鏈營業收入目標超過5000億元,力爭達到6000億元,光伏、風電裝機規模將達4500萬千瓦。屆時,主要承載地與協同發展地將形成良好的融合發展態勢,新能源產業鏈在關鍵材料、核心技術和裝備方面的自主可控水平將大幅提升,市場機制、標準體系和管理體制將更加完善。此外,鏈主鏈核企業規模與實力不斷壯大,產業創新能力、營收規模、生產效率以及市場競爭力將位居國內領先地位。
《方案》明確了八項重點任務,包括實施延鏈補鏈強鏈行動、企業培育壯大行動、創新能力提升行動等,并繪制了光伏、風電、氫能產業發展圖譜,精準剖析產業發展優勢與短板,明確產業發展方向。此外,《方案》從強化技術創新、強化要素保障、擴大推廣應用三個維度,制定了14項政策措施,為新能源產業建圈強鏈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方案》還強調,將依托新能源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鏈長辦的統籌調度作用,通過“清單制+責任制”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落實,穩步推進新能源產業鏈建圈強鏈工作。
四川在新能源產業鏈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全省可再生清潔能源資源總量全國第一;水電裝機容量達9700多萬千瓦,居全國第一;川西地區還具有豐富的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資源,為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障。同時,四川鋰礦、硅礦、綠氫資源豐富,尤其是鋰礦儲量占全國總量的57%,也居全國之首,為發展鋰電、光伏、氫能等產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此外,2024年四川省動力電池產量預計占到全國總產量的五分之一,已成為產業鏈最完整、綜合競爭力最強的世界級動力電池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