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多家車企相繼發布今年一季度業績預告,整體呈現出增長態勢。截至目前,吉利汽車、長安汽車、比亞迪和上汽集團這四家車企一季度利潤總和有望超過200億元。
其中,吉利汽車凈利潤增長尤為顯著,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超兩倍;緊隨其后的是比亞迪,凈利潤預計實現同比增長超86.04%,長安汽車同比增長12.26%至20.89%,上汽集團凈利潤同比增長10%到18%。
吉利匯率收益至少賺20億,比亞迪海外業務異軍突起
具體來看,吉利汽車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會計政策變更前歸屬公司股權持有人溢利為人民幣116億至123億元,同比增長640%至690%。會計政策變更后歸屬公司股權持有人溢利為人民幣52億至58億元,同比增長220%至270%。
根據公告,吉利汽車第一季度公司業績大幅增長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業務內生增長。第一季度吉利銷量創歷史新高,特別是新能源業務的強勁增長成為主要推動力。同時,產品結構優化以及規模效應日益凸顯,帶動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二是匯率收益貢獻。隨著吉利出口業務的快速擴張,外匯匯率波動帶來了20億至23億元的稅后凈收益,這一非經常性收益對本季度業績提升起到了顯著作用。
銷量層面,2025年一季度,吉利汽車銷量達70.38萬輛,同比增長48%,創歷史新高,約完成全年目標的26%。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33.92萬輛,同比大幅增長135.35%,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至48.19%。此外,海外出口也是吉利汽車新的增長點。一季度,吉利汽車累計出口銷量近9萬輛。今年以來吉利在新能源、智能化方面動作不斷,不僅吉利銀河系列正式升級為“吉利銀河品牌”,同時還發布“千里浩瀚”安全高階智駕系統,在產品上做足了功夫。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比亞迪一季度業績同樣亮眼。數據顯示,比亞迪2025年一季度凈利潤達85億至100億元,同比增長86.04%至118.88%。比亞迪公告稱,報告期內,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再創同期歷史新高,且海外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跨越式增長,進一步鞏固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領先地位。此外,公司依托持續擴大的規模效應和垂直整合的戰略布局,助力集團業務盈利實現大幅增長。
銷量方面,一季度,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100.08萬輛,同比增長59.81%。其中,新能源乘用車海外銷量為20.6萬輛,同比增長約110%。
按照規劃,比亞迪2025年全年銷量目標為550萬輛,其中海外市場銷量為80萬輛以上,較2024年增長近一倍,占全年總目標的比重將達14.5%。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預測,比亞迪在2025年將以15.7%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純電動汽車銷冠。
長安、上汽凈利潤預計增長均超10%
長安汽車發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長安汽車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在13億至14億元,同比增長率預計達到12.26%至20.89%。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預計將在7.3億至8.3億元,同比增長553.54%至643.06%。
對于業績增長原因,長安汽車方面表示,主要得益于公司堅定推進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的推進,包括品牌向上、產品結構優化、新能源效益改善、海外實現增量增利以及自主品牌盈利能力穩中有進。
銷量層面,2025年一季度,長安汽車以70萬輛的銷量成績強勢開局,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新能源車型銷量8.7萬輛,同比增長62%;海外市場銷量超5萬輛,同比增長4.9%。
同樣實現利潤增長的還有上汽集團。公告顯示,上汽集團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30億元到32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2.9億元到4.9億元,同比增加10%到18%。
對于本期經營業績增加的主要原因,上汽集團在公告中稱,今年以來,公司深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內部業務的梳理整合,努力搶抓市場機遇,大力實施降本增效,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整車批發銷量94.5萬輛,比上年同期增加13.3%,產銷回升向好勢頭持續增強,2025年公司經營發展實現了良好開局。
去年以來,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帶領團隊掀起內部改革潮,旨在重新定位企業并強化護城河。為解決戰略落地問題,上汽與華為達成深度合作,學習其IPD體系以提升產品定義能力,并計劃共同開發新能源智能汽車。同時,上汽整合大乘用車板塊,成立執管會優化決策流程,大規模調整管理層架構以提高資源整合效率。
開源證券在研報中指出,上汽集團將上汽乘用車、上汽國際、創新研究開發總院等深度整合,形成從產品定義到生產、研發、銷售的全鏈條自主管理,有利于大幅提升內部效率。在組織架構調整的支撐下,公司有望更好地推動旗下車型運用好自身新能源技術,并通過華為等領先的智能化技術增強產品力,助推銷量繼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