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今年將進入60個國家,較去年的30多個國家實現數量翻倍,我們現階段核心4大區域是歐洲、東南亞、中東和拉美,其中10~12個國家作為主要市場投入更多的資源傾斜,包括產品本地化。”4月16日,小鵬汽車聯席總裁顧宏地接受包括第一財經等媒體采訪時如是說道。
隨著全球化進程加快,汽車出海已經成為車企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一環。日前,小鵬X9全球發布會上,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稱,這是小鵬汽車面向全球用戶的第一場品牌發布會,從香港出發,向世界進發。
根據設想,何小鵬表示,未來十年內,小鵬的一半銷量將來自海外市場。他稱:“面向全球市場,小鵬更想作為一個中高端品牌進入。跟原來的進出口模式不同,小鵬希望在很多的區域有研發、有制造、有更深入的本土化的服務。所以,我們現在進入全球還是一個穩健的過程,走慢一點、穩一點,最重要的是把服務做好,把本土的維修、充電、OTA等方面做好,并在2025年和2026年,推動產品快速的進入全球。”
當前,全球汽車消費市場瞬息萬變,且受到地緣政治、關稅政策等多元化因素影響。針對近期美國對進口汽車加征關稅的事宜,顧宏地表示,目前小鵬汽車未向美國銷售,所以不會受到美國加征關稅的影響。
顧宏地認為,從另一方面來看,此事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小鵬將歐洲視為中國市場以外最重要的電動汽車市場,且目前正在研究其他投資歐洲的方式,比如供應鏈潛在生產的投資等。未來3年,小鵬將有多款新車型在歐洲市場上市。
本月早些時候,據路透社報道,歐盟委員會發言人羅夫斯基斯表示,歐盟和中國已同意研究為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設定最低價格,取代歐盟2024年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的方案。若談判成功,將為中國車企入歐創造更有利的營商環境。
顧宏地進一步表示,基于不同市場動態以及所需的容量和能力,小鵬選擇不同的方法在當地運營。在營銷、品牌建設、服務網絡以及充電解決方案等方面必須更加本地化。以歐洲為例,小鵬在德國和法國北部地區有代理模式,且有自己的銷售公司,管理其他市場的經銷商網絡。比如,在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國家,小鵬與合作伙伴合作,幫助小鵬實現進口和市場合規。但從產品角度來看,目前小鵬在各個國家銷售的產品線一致。
除了歐洲市場,小鵬正規劃在印尼當地組裝生產能力,推動小鵬實現在海外的首個本地化生產。同時,小鵬正通過提前釋放智能駕駛的部分能力、在海外落地小鵬充電樁等方式,在海外市場打造出差異化的品牌能力。
當其他車企高頻次于一年內推出數十款車型時,小鵬對產品矩陣的初步藍圖不在于產品數量多,在于精而強。根據規劃,小鵬鯤鵬超級電動體系將于2025年第四季度在中國內地量產上車,并于2026年進入全球市場。
對于汽車行業的競爭,何小鵬再度表態稱,未來10年的汽車競爭,最后只有5~7家新能源車企能夠留下來。他稱:“在國內過去20多年里面,很多行業只有少數一兩家或多數約15家企業活得非常好。且越是跟軟件服務、AI技術強相關的領域,競爭越激烈,因為軟件很容易平臺化,但是硬件還比較困難。”
基于此,何小鵬認為,從2014年到2024年到2034年,科技還會進行數代的快速發展,而且大部分來自AI驅動的汽車變化。
在小鵬未來十年的規劃中,AI也是一大重點。在電動+AI兩個核心能力下,小鵬將持續發力飛行汽車、AI機器人等方向。在核心的AI芯片領域,小鵬汽車自研出圖靈AI芯片,將在今年第二季度在國內量產上車。該款芯片具備40核處理器,預計有效算力達到3顆英偉達OrinX或2顆特斯拉FSD Chip。何小鵬表示,自研AI芯片有三個原因,一是算力需求量大,二是公版芯片的通用算力被浪費,三是自研芯片定制化更強。小鵬汽車將于2025年底實現L3級智駕能力在中國量產落地,今年小鵬汽車將會在AI上投入45億元。
關于飛行汽車發展,何小鵬表示,如果順利,小鵬匯天“陸地航母”飛行體型號合格證(TC)預計今年年底獲得,明年對內地或其他國家開始交付。他還表示:“低空經濟在未來20年是一個新的增長點,因為它融合汽車加飛機,也融合新能源、智能化創新。未來5~20年,很多人都有機會坐上飛行汽車,或者擁有一臺飛行汽車、一次低空飛行的機會。”目前,小鵬匯天的量產工廠已經在建設當中,規劃年產能為10000臺。
關于AI機器人,何小鵬認為AI機器人的開發難度比AI汽車更高,500億的研發投入只是入場券。小鵬人形機器人IRON目前已經小規模進入到了工廠實訓,目標是2026年規模進入到工業化量產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