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24年廣東汽車產量超過500萬輛,占全國總產量18.1%,牢牢占據全國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更是達到361.78萬輛,同比增長43%。不過,這份出色的成績單中,卻有一些結構失衡,在商用車板塊,尤其是新能源商用車領域,廣東仍需加速補短板。
為此,面對新能源商用車發展的關鍵節點,廣汽集團去年11月發布了“135”商用車發展戰略,旨在力爭到2030年實現年營收300億元的目標,加速廣東智能新能源商用車領域的轉型升級。
作為廣汽集團商用車戰略的核心板塊,廣汽日野最近可謂動作頻頻,不僅發布了商用車能源戰略,還牽手因湃電池科技打造自研電池,等等。廣汽日野總經理張志勇透露,在即將開幕的上海車展期間,廣汽日野將正式發布公司全新名稱:“廣汽領程新能源商用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汽領程”),并展出廣汽首款皮卡的概念車,加速推動廣東新能源商用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更名
科技“領程”
“最近網上流傳廣汽日野將更名,信息是屬實的,以后叫‘廣汽領程’,將在上海車展正式對外發布。”張志勇表示,名字的整體意思就是“科技創新引領前程”,這也是未來目標,希望能在新能源商用車市場中充分體現價值。
其實,廣汽日野早在去年便已經完成股改,現在股比從之前傳統合資企業的模式,由廣汽集團、日野汽車各占50:50;轉變為廣汽集團、日野汽車、員工持股平臺分別持股89.72%、4.83%、5.45%。
“更名的程序現在還在走流程。按照行業慣例,企業名字一般跟主要控股股東關聯比較大,所以以后就不叫日野。”張志勇解釋道。
事實上,廣汽領程的更名,并非只是一個簡單的名字變化,而是一個企業的系統性蝶變,更是向外界宣告一家創新型商用車企業的崛起。
按照廣汽集團發布的商用車“135”戰略,廣汽領程未來將是廣汽集團商用車板塊的主力軍,在推動廣汽集團商用車板塊沖刺戰略目標同時,自身還要進入國內新能源商用車Top5,推動廣東新能源商用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張志勇強調,廣汽領程是一家創業平臺,要讓所有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大家都是公司的主人。并且在實業基礎上,完全按照資本運作需要,讓更多社會資本來加入新的事業體。
拓空間
首款皮卡將亮相
按照規劃,廣汽領程將打破之前傳統的市場布局,以“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滾動發展”的思路,成為全品系商用車生產企業,為商用車綠色交通全場景生態提供專業解決方案。
“上海車展期間,我們就會發布全新皮卡概念車,宣布正式切入皮卡市場。”張志勇透露,并且將以全球市場為目標,重點搶占海外市場。
從之前聚焦重卡產品,到如今跨界到皮卡市場,廣汽領程的變化不可謂不大。事實上,瞄準皮卡,進軍海外皮卡市場,張志勇和他的團隊算過一筆賬。
“從全球皮卡市場來看,規模約我國的10倍,即600萬輛左右。即便將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這些市場排除,還有大概250萬輛規模。面對這么龐大的市場,廣汽自然不會錯過。”張志勇透露,他們綜合考量了市場容量、政治風險、認證法規、關稅幅度、渠道優勢,以及自身資源稟賦,計劃在2027年向市場推出廣汽正向開發的皮卡,沙特、澳洲、墨西哥、智利將作為第一批重要的市場。
在張志勇看來,廣汽雖然在皮卡市場是新軍,但與海外老品牌相比,可以憑借著智能化、電動化領先優勢,形成差異化競爭。
接下來,隨著皮卡概念車的亮相,廣汽領程發布的新能源重卡T9也會很快正式上市。換句話說,廣汽領程已經進入了加速跑階段,未來新開發的新能源商用車產品,將會加速投放市場。
布局
“生態”先行
站在電動化、智能化變局的關鍵節點,商用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再是單品的競爭,更多是生態鏈的體系能力競爭。
就在廣汽商用車戰略發布不到半年時間里,尤其是剛剛過去的一個月間,在張志勇的帶領下,廣汽領程正在加速編制一張全新的商用車生態網。
4月9日,廣汽日野與廣汽能源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發布了廣汽商用車能源戰略規劃。雙方將圍繞廣汽商用車能源生態建設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進新能源商用車補能網絡建設及“車樁協同”戰略落地,共同解決新能源商用車補能網絡不足的行業難題,助力新能源商用車綠色化進程。
3月25日,廣汽日野與因湃電池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此次自研電池的打造,以技術突破行業瓶頸,標志著廣汽商用車在新能源核心三電技術領域的自主化進程邁出關鍵一步,也為廣汽商用車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布局注入了強勁動能。
“我們只是整合了集團資源,重新梳理出來,用商用車的卡點進去,構建‘制造+金融+能源’的閉環生態,將單點優勢轉化為體系動能。”張志勇表示,接下來還有幾項重要的事情在同時推進的,包括研發體系、營銷體系。
按照張志勇預計,明年6月,用戶和投資人可以看到廣汽領程明顯地變化;未來3年,廣汽商用車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