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臺收到不少粉絲私信問:“寶駿云海這車到底靠不靠譜?”尤其是新能源車市場越來越卷的當下,10萬出頭的純電SUV選擇多到讓人眼花繚亂。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這臺爭議不小的國產新車,從出身背景到真實實力,手把手教你怎么避開選車路上的那些坑。
說到寶駿云海,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這名字聽著挺陌生,不會是雜牌吧?”其實它可是根正苗紅的“中國制造”,來自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寶駿品牌。這兩年國產新能源車集體開掛,比亞迪橫掃市場,五菱宏光MINI EV帶火微型電車,寶駿云海就是在這種“國產車逆襲”的大背景下推出的戰略車型。有意思的是,它的定位精準卡在“家庭第二臺車”和“年輕人首購車”之間——既不像蔚來、理想那樣高舉高打,也不像傳統油車那樣保守,反而靠著“實用+科技感”的組合拳,在懂車帝新能源榜單上悄悄擠進了前二十。這種“低調發育”的路子,倒是很符合五菱系一貫的作風。
要說怎么快速認出寶駿云海,前臉那排“星際穿越”式LED燈帶絕對是標志性設計,晚上亮起來像科幻電影里的太空戰艦。不過光靠臉吃飯在新能源市場可不夠,它真正的殺手锏藏在看不見的地方。比如全系標配的L2級智能駕駛,等紅燈時自動跟車功能比某些20萬級合資車還穩;再比如車機系統接入了大疆車載智駕方案,用無人機的技術做車道保持,實測郊區彎道都能精準貼線。最狠的是續航——官方標610公里,我們拿試駕車跑了個小長途,空調音樂全開的情況下,實際能跑到580公里左右。對比同價位的比亞迪元PLUS(標稱510公里)、哪吒U(標稱610公里),這個反向虛標屬實有點“不講武德”。
當然,沒有完美的車,寶駿云海的軟肋也明擺著。首當其沖的就是品牌認知度,很多人一聽寶駿還停留在“面包車專業戶”的印象,殊不知人家早轉型做智能電動車了。其次是充電兼容性,雖然支持快充半小時補能80%,但有些第三方充電樁匹配度一般,這點不如特斯拉的超充網絡成熟。另外后備箱空間被電池組吃掉一部分,嬰兒車+行李箱就得玩俄羅斯方塊了。不過話說回來,看看12.58萬起的定價,比宋Pro便宜兩萬,比AION Y少一萬,這些槽點似乎又能忍了——畢竟省下的錢夠裝五年家用充電樁了。
到底值不值得買?咱們用數據說話。根據乘聯會7月報告,寶駿云海上市三個月累計銷量破1.2萬臺,在15萬內純電SUV細分市場沖到了第七名。這個成績雖然比不過頭部玩家,但考慮到它既沒有華為背書,也沒搞冰箱彩電大沙發,純靠三電技術和性價比硬剛,已經算黑馬級別了。適合誰買呢?如果你是每天通勤50公里以上的上班族,或者想給老婆買臺帶自動泊車的買菜車,又或者預算卡死15萬還想體驗智能駕駛,閉眼沖沒問題。但要是經常跑長途、對品牌有執念,建議等等年底的改款。說到底,在新能源車“半年一換代”的今天,寶駿云海至少證明了:沒有賣不出去的車,只有不夠狠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