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7點半,人類馬拉松運動員與人形機器人馬拉松“跑者”首次同時站在同一賽場、同一時間起跑,這場堪比科幻大片的半程馬拉松在北京亦莊舉行。
6點半左右,記者來到機器人起跑區,20個機器人“跑者”已經就位。機器人們穿上各自戰隊的隊服,有的還在頭部戴上“必勝”發帶。領跑員們穿著統一的綠色馬甲,為機器人“隊友”進行賽前“熱身”。人形機器人馬拉松“跑者”身手矯健,有的是“大個子”,身高達到1.8米;有的身材魁梧,體重有88公斤;還有的是“小萌娃”,憨態可掬……記者根據賽事組織方提供的參賽選手數據、資料,梳理了本次參賽機器人“跑者”之最。
最高機器人:天工隊——天工Ultra
身高1.8米,體重52公斤
“天工”機器人。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實測平均速度可達10公里/小時,最高奔跑速度已提升至全球領先的12公里/小時,且能在斜坡、樓梯、草地、碎石、沙地等多種地形平穩移動,具備帶有視覺感知的泛化移動能力,能輕松應對溝壑、大高度差等復雜地形,并擁有強大的抗干擾能力,受外力沖擊依然能保持穩態。
最矮機器人:小巨人隊——北職大“0306”小巨人
身高75厘米
“小巨人”機器人。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采用剛柔耦合關節技術,實現擬人化180°大角度運動范圍,通過多傳感器融合環境建模技術,創新應用基于模型預測控制(MPC)的抗干擾技術,即使遭受外部干擾或者沖擊,仍能穩定行走。
最重機器人:軒轅機器人隊——軒轅
身高1.72米,體重88公斤
手臂負載約為20公斤,手部配備了多維力傳感器,能夠精確感知抓取物體的力度,搭載多種傳感器,具備AI智能問診功能,智能情感識別能力。
最能走機器人:行者二號隊——行者二號
體重28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