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跌破3%的成都樓市,為何購房者還在“裝睡”?一場降息與預期的博弈戰。
從"擇時"到"隨時",央媽降息信號背后暗藏哪些樓市機遇?
LPR再降+公積金下調,成都人今年買房能省出一輛車錢?
公積金利率倒掛商貸?成都樓市正醞釀新一輪政策變局。
利率跌穿地板!成都購房者:降這點還不如多送個車位。
成都天府三街的咖啡店里,一群軟件工程師正用代碼邏輯分析樓市:“LPR降60基點,月供少500塊,但房價跌5%等于虧30萬,這算法比二叉樹還難平衡。”
就在今天上午,央行公布2025年4月LPR維持3.6%不變,成都首套商貸利率仍鎖定3.0%的歷史冰點。中介朋友圈的“利率觸底倒計時”海報刷屏不到兩小時,購房者社群的畫風卻突變——有人甩出貝殼找房數據:“天府新區二手房掛牌量同比漲47%,房東急售房源占比超三成。”
銀行信貸部老李的手機震個不停,他苦笑著展示客戶留言:“張總,利率都3%了還不下手?”“再等等,聽說公積金還要降80基點。”這種拉扯在成都樓市形成詭異循環:政策越寬松,市場觀望情緒越濃。
根據住建系統內部監測數據,成都3月新房去化周期拉長至18.7個月,較去年同期增加4.2個月。城南某央企樓盤銷售總監透露:“周末看房客戶比上月多20%,但當場下定的不到5%,都在等5月LPR調整。”這種“政策熱、市場冷”的溫差,讓成都公積金中心的王科長也頭疼:“現在二套商貸利率3.3%比公積金3.325%還低,市民天天打電話問能不能商轉公。”
中辦《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的公積金降息80基點預期,正在掀起一場“利率倒掛”的修正行動。西南財經大學金融研究所測算顯示:若公積金利率降至2%,30年期100萬貸款可省利息34萬,相當于白送一輛特斯拉Model Y。但靈活就業群體覆蓋率不足40%的現狀,讓這場戰役更像“精準空投”——外賣騎手小林在政務中心咨詢臺前搖頭:“公司沒繳公積金,利率再低也摸不著。”
這場利率博弈中,銀行的日子同樣不好過。某股份制銀行成都分行負責人透露:“提前還貸率連續5個月超20%,我們被迫把經營貸利率壓到2.4%引流。”更魔幻的是,春熙路某房產中介門店掛出“組合拳套餐”:“首付15%+利率3%+送物業費”,卻被購房者調侃:“不如直接寫‘買一送一,附贈焦慮大禮包’。”
“央媽說隨時能降準降息,怎么感覺像女朋友的‘馬上到’?”軟件園白領小陳的段子登上本地熱搜。他掰著指頭算賬:存款利率跌到1.65%,理財收益跑不贏通脹,但買房又怕成接盤俠。這種群體性糾結形成強大的“反身性陷阱”——據貝殼研究院調查,72%潛在購房者認為“利率會繼續降”,導致市場需求被持續壓制。
金融機構的微觀操作更值得玩味。成都農商行某支行客戶經理透露:“總行要求本月個貸投放增15%,我們只能給優質客戶暗補利率,實際能做到2.9%。”這種“明盤守3%,暗盤破3%”的雙軌制,讓政策傳導出現明顯時滯。住建系統人士私下吐槽:“現在調利率就像給破洞的氣球打補丁,剛補完這邊,那邊又開始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