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來,比亞迪三大高端品牌仰望、騰勢、方程豹品牌一口氣發布了3款新車:仰望U7、騰勢N9和方程豹鈦3。4月中旬,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各地4S店被偶遇,親自為車主交付這些車型。
2024年,比亞迪已經超越上汽集團成為國內汽車銷量冠軍;國際市場,比亞迪也超越了特斯拉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榜首。但比亞迪的目標遠不止于此,王傳福想用技術創新將比亞迪打造成世界級品牌,首要兩大任務便是出海和高端化。
摩根大通一份研報中指出,投資者愈來愈相信比亞迪在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長期發展前景,憧憬比亞迪將成為全球電動車市場的“豐田”。
在高端品牌的打造上,比亞迪和豐田有幾分相似。
豐田沖高的路徑在于獨立推出高端品牌雷克薩斯,通過技術極致化和差異化定價來打造高端品牌。比如,雷克薩斯首款車型LS400以“比凱迪拉克性能強,比奔馳價格低”為目標。雷克薩斯崛起后,豐田從經濟型車制造商向豪華車市場邁進,直接與BBA等德系豪華品牌直接競爭。
比亞迪也是如此。早在2010年,比亞迪聯合戴姆勒推出了騰勢品牌,成為比亞迪旗下第一個高端品牌。到2023年,比亞迪又推出了仰望與方程豹,用三大品牌鋪好比亞迪的高端路。
不過,時過境遷后,競爭環境也不同往昔。如果要復刻豐田的成功,比亞迪不僅需要面臨沖高的壓力,還要直面自主品牌們的競爭。
蓄謀已久的“高端夢”
比亞迪沖高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卻一直是比亞迪尚未決的難題。
騰勢品牌是比亞迪“試水”高端化的第一步。在當時的合資潮背景下2010年,比亞迪攜手奔馳母公司戴姆勒,共同成立騰勢品牌,定位高端新能源市場。
對早期技術不成熟、背負“低價”標簽的比亞迪來說,與戴姆勒的合作似乎是一筆劃算的生意。比亞迪能夠借助戴姆勒的品牌影響力,提升自身在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價值。
事與愿違的是,騰勢品牌初期依賴比亞迪三電技術和奔馳品牌背書,但因技術不成熟及市場認知不足,2016~2020年累計虧損超35億元,年銷量長期不足5000輛。
2022年,比亞迪發展駛入快車道,也是在那一年,比亞迪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冠軍。但從那時至今,比亞迪絕大部分銷量依舊由王朝網、海洋網貢獻,其價位多在20萬元級以下。將比亞迪打造成“令人尊敬的世界級品牌”是王傳福的夙愿,高端化不容缺位。
仰望是比亞迪第一個獨立打造的高端品牌。在2023年1月仰望品牌的發布會上,王傳福提到,縱觀汽車行業發展史,高端汽車品牌的誕生一定伴隨著頂級核心技術的成熟,超級技術造就高端品牌。
那時候,王傳福認為,“易四方”技術的誕生,中國汽車首次具備了以核心技術優勢沖擊高端市場的機遇。仰望誕生后首度亮相的兩款車是百萬元級新能源硬派越野仰望U8和百萬元級純電動性能超跑仰望U9。
5個月后,方程豹品牌誕生,整體對標BBA等豪華汽車品牌。自此,比亞迪形成了三大沖高品牌線,騰勢、方程豹與仰望,前兩者定位30萬~50萬元級市場,仰望則主打的是百萬級以上的市場。
在20萬元以下的市場,比亞迪已經形成強大的領導力,但在這一價位段,利潤壓縮的壓力已經傳導到車企和供應鏈端。加冕2024年國內汽車市場銷冠后,沖量已經不再是比亞迪的頭號任務,高端和出海才是必須尋找的兩大利潤增長極。
從財報披露的利潤和銷量數據估算,比亞迪單車利潤約為8500元。作為對比,特斯拉的單車凈利潤約0.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9萬元),主要依賴高端車型如Model S/X和軟件服務收入。
比亞迪有依靠高端技術賺錢的能力,比如比亞迪刀片電池技術、易三方電動平臺和易四方電動平臺等。在新車上,仰望U7搭載比亞迪最新的易四方電動平臺,支持兆瓦級閃充,并配備云輦-X智能車身控制系統,實現底盤主動調節與極致操控性,對標保時捷Taycan和奔馳EQ系列;騰勢N9則基于超級e平臺打造,支持全域800V高壓架構和智能熱管理系統,同時搭載“天神之眼”A方案,對標的則是問界M9和理想L9。
但其沖高亦有壓力。此前騰勢品牌經理趙長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騰勢品牌的知名度僅為60%。方程豹熊甜波也曾公開表示,目前方程豹品牌還處于品牌推廣階段。
主動下移豪華線
在價格策略上,日前上市的騰勢N9采取了錯位競爭的方式,實際上市價格比預售價低了6萬至10萬元,尤其是尊榮版價格更是下探至40萬元以內。作為對比,理想L9的售價區間為40.98萬元至43.98萬元,3月上市的2025款問界M9的價格區間為46.98-56.98萬元。騰勢N9則試圖以更低的價格來獲得市場份額。
仰望的目標劍指百萬級超豪華市場。但今年3月面世的仰望U7,起售價已經下探到62.8萬元。
方程豹也正重新調整其價格體系。從去年開始,方程豹品牌的價格已經在下探。2024年7月29日,方程豹宣布豹5全系價格下調5萬元,起售價從28.98萬元降至23.98萬元,頂配車型價格調整至30.28萬元。
截至2024年6月底,豹5上市7個月累計銷量近2.4萬輛,但這一表現未達比亞迪預期。2025年3月31日,方程豹又推出了緊湊型SUV鈦3,預售價13.98萬元起。該車型搭載天神之眼C和靈鳶無人機系統,將品牌價格帶進一步拉低至20萬元以下,覆蓋主流市場。
覆蓋30萬元以下更廣泛的市場空間,是比亞迪做好高端化的新打法。市場普遍認為,在消費下行的趨勢下,30萬元以下的市場更加廣闊。
一位長期關注比亞迪的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對于比亞迪而言,高端化并不完全與平均售價相關,在20萬以上價位區間成功打造一款爆款車型是關鍵。中泰證券在一份研報中指出,若ASP(平均售價)過高,則也會壓制車企銷量,所以若從估值角度考慮,車企進行高端化嘗試的同時也要注意高端品牌走量要求。
或許比亞迪認知到,走量比技術溢價更重要。趙長江曾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騰勢N9尊榮型的價格仍屬于虧本的價格進行銷售,他們希望以量來支撐騰勢在整個產品上面的分攤。“這樣才能構建整個產品的市場,騰勢才能擁有長期能力的輸出。”趙長江說。
與此同時,規模化的飛輪一旦開始轉動,供應鏈的生產節奏也無法停下。
有汽車行業的首席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比亞迪目前的模式需要快速增長來維持,原因在于其供應鏈面臨的壓力較大,包括賬期、回款以及商業承兌匯票等方面。只有在銷量足夠大且增長迅速的情況下,供應商才愿意為其墊資。
正如豐田突破“低價”標簽在于極致技術,比亞迪沖高策略也依賴于技術,并通過技術分級策略來為品牌分級。但打造高端化依舊是一個綜合工程。上述分析師認為,打造高端品牌需要考慮品牌認知和目標受眾。但在經濟型標簽影響下,比亞迪的高端化仍在前進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