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系列“穩樓市”政策的密集出臺下,房地產市場正逐步走出調整期,迎來“止跌回穩”的新拐點,并走出了一波“小陽春”行情。
今年以來,上海等地樓市延續回暖態勢,二手房交易活躍,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等數據亮眼。同時,全國多地近期頻出住房新政,涉及公積金貸款、房票政策等內容。
Wind、克而瑞等機構數據顯示,3月一線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環比增加近95%,同比增加18%,其中北京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翻番,是樓市企穩的代表性樣本。上海二手房交易活躍度持續攀升,月成交套數連續6個月超過1.5萬套的榮枯線,其中3月達到2.7萬套,創2021年以來同期新高。同時,3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增加145.1%,也是一季度成交最多的月份。廣州方面,一季度商品住宅成交面積154.58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時期增長25%。
房地產投資開發數據也印證了市場的復蘇。4月23日,上海市統計局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房地產開發、經營基本情況。數據顯示,一季度上海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5.1%;商品房施工面積同比增長7.3%,其中住宅施工面積同比增長9.5%;住宅銷售面積為329.7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2%。
在房價方面,4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3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個數增加;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繼續上漲,市場活躍度提升。
土地市場的熱度上漲,同樣是房地產市場整體回暖的一環。今年3月28日,上海第三批次土地拍賣拉開帷幕,靜安大寧地塊被大華以總價24.86億元、溢價率32.31%、樓面價9.27萬元/平方米的價格競得,刷新了大寧地區的地價紀錄;浦東北蔡地塊則被綠城以總價29.16億元、溢價率40%、樓面價7.15萬元/平方米的價格奪得,刷新了該區域的地價紀錄。
事實上,核心城市的土地拍賣市場都在持續升溫。據中指研究院統計,1—4月,22個重點城市的月度平均溢價率均在20%左右。4月,北京、杭州、成都、蘇州、重慶、南京等地相繼拍出高溢價地塊。
反應在市場上,4月24日,房地產早盤一度領漲兩市,房地產ETF基金一度漲超1.1%,截至13:51,房地產ETF漲0.32%。相關板塊中,渝開發、天保基建漲停,華麗家族、特發服務、濱江集團、城投控股等漲幅居前。
公開信息顯示,房地產ETF基金跟蹤的中證全指房地產指數囊括保利發展、招商蛇口等房地產龍頭,全面布局房地產開發、管理、服務等行業。方正證券認為,樓市止跌回穩對提振內需意義重大,在此背景下樓市或進入新一輪政策釋放周期,新一輪修復行情或啟動。
消息面上,全國多地繼續發布穩樓市相關政策。
近期寧波調整公積金政策,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為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最高貸款限額上浮20%。
河南鄭州發布關于《鄭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關于調整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借款人年齡上限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通告。擬調整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借款人年齡上限。延遲退休的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時,貸款到期時間男性可延長到68歲、女性可延長到63歲,或延長到借款人法定退休年齡后5年,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30年。
廈門也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住宅房屋征收房票補償安置政策的通知》,對房票政策進一步優化升級。其中提出,房源選擇進一步擴大,房源庫涵蓋全市各區房源,被征收人自主選擇購買房源庫內的新房、競配建房、安置房、安商房,也可以購買二手房。同時,房產用途更多元,類型除住宅、店面、辦公、車位外,也可以購買通用廠房。被征收人可購買一套或多套房源,在滿足戶人均居住面積不低于35平方米的前提下,可購買非住宅,也可以將房票轉讓。此外,購買新房、競配建房可享受購房獎勵:房票核發之日起6個月內購房獎勵5%,第7—12個月內購房獎勵2%。此外,部分樓盤還可享開發商專屬折扣。
青島也于近日發布青島市2025年住房發展計劃。根據計劃,青島今年計劃新增各類住宅用地供應量227公頃。全市新增城鎮住房約5.77萬套。其中,上市商品住宅約2萬套,基本建成安置房約3.57萬套,新增保障性住房0.2萬套(間)。以政府為主保障工薪群體剛性住房需求,堅持“政府主導、多元參與、市場運作”原則,完善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推進配租型保障性住房籌集和供應,加快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和銷售,推行城中村安置新模式,加快實現群眾回遷安置。
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產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方面,政策仍將保持積極態勢,預計“穩樓市”各類政策將在二季度加速落地。如果“降息”等關鍵工具得以實施,市場預期將進一步修復,房地產市場有望迎來更加穩固的回穩節奏。中信證券分析,相信全國性政策將在4-5月出臺,具備較強產品力的開發企業和持有優質運營資產的企業具備投資價值,持續看好物業和商管服務板塊的紅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