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月24日電(記者 凌萌)第五十六個世界地球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火山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學家劉嘉麒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chuàng)新研究院研究員童慶禧,通過抖音平臺向公眾分享了他們早年戶外科考的珍貴記憶。從野外露宿選山溝、遇野獸,到背著科研設備攀珠峰進行太陽輻射科考,老一輩科學家們用腳步丈量地球、執(zhí)著投身科研的精神,感動萬千網(wǎng)友。4月22日,“與地球的N種相遇方式”話題進入抖音熱榜,抖音旅拍作者@zhangdarlin、@胡拾貳等也參與其中,分享著不同人與地球“相遇”的美好記憶。
劉嘉麒院士在野外科考
從事地質(zhì)研究的劉嘉麒院士走過地球上各類山川湖海,此前便在抖音多次分享過他的科考經(jīng)歷,世界地球日當天,他再次通過短視頻講述了自己曾野外露宿選山溝、遇野獸、做客老鄉(xiāng)家的科考故事。“野外露宿一般找能擋風的山溝,但要注意滾石、滑坡和泥石流,野外經(jīng)常會遇到野獸,比如長白山上會有很多狼,去西藏還會遇上野牦牛,這時候不能跑和喊叫,更不能穿紅色衣服,得想辦法避開……”劉嘉麒院士不僅與網(wǎng)友談起野外露宿的“安全tips”,還分享了他在新疆塔城被當?shù)乩相l(xiāng)熱情招待的動人經(jīng)歷:“北疆科考很難遇到當?shù)乩相l(xiāng),好不容易遇到能要點水喝,吃上頓飯更是寶貴,老鄉(xiāng)們把家里最好的東西都拿出來了,我還吃到了他們自產(chǎn)的馬奶子。”
抖音網(wǎng)友在劉嘉麒院士的視頻下留言互動
九十歲高齡的童慶禧院士在今年2月入駐抖音后,持續(xù)給網(wǎng)友科普遙感技術及其應用。他曾將遙感技術比做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晦澀的技術原理瞬間變得具象可感。世界地球日當天,為了讓大家更真切了解科考現(xiàn)場,感受科學精神,童慶禧院士分享了他早年兩登珠峰的故事,至今說起來仍舊情緒激昂:“人在那種環(huán)境下吃不了睡不著,就像生了一場大病,自己攜帶生活用品、帳篷睡袋的同時,還需要背沉重的科學儀器。負重缺氧條件下,往上攀登五百米都要花費半天時間,每一步都是對自己的考驗。”他突破身體極限,專注科研的精神激勵著抖音網(wǎng)友,有用戶留言稱“原來我真的聽到了《攀登者》的原型故事!”
童慶禧早年背著行囊攀登珠峰
4月22日,在抖音上有數(shù)百萬網(wǎng)友圍觀院士們的視頻分享,走進科研人員不為人知的艱苦探索世界。科學家們秉持著對地球和科學的熱愛,遵循自然法則不斷探索破譯著地球奧秘,為人類更好保護地球、與大自然和諧共生提供著理論支撐。他們獨特的科研經(jīng)歷通過短視頻走進大眾視野,直接拉近了大眾與科學家的距離,不少網(wǎng)友直呼:“出息了,院士給我講課了!”還有家長給劉嘉麒留言,“想帶孩子去撿石頭,爺爺推薦個錘子吧!”
自2018年以來,已有10多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入駐抖音并持續(xù)更新,講解內(nèi)容涵蓋太陽物理學、火山學、地質(zhì)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古生物等多個領域。截至3月28日,抖音上兩院院士的賬號累計吸引近581.9萬人關注,院士發(fā)布的知識視頻累計播放量達到3.42億次,抖音打破真實社會中的認知壁壘,為科普資源匱乏地區(qū)提供了科學探索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