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的“國補”政策推出后,很快獲得了市場的積極響應。
4月24日,Counterpoint最新發布的《手機銷量月度報告》顯示,2025年Q1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同比增長2.5%。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政府推出的國補計劃,該政策有效提振了春節期間的銷售表現。今年1月啟動的補貼計劃覆蓋售價低于6000元人民幣的機型,各大廠商紛紛推出促銷活動以充分利用補貼政策,包括下調高端機型售價使其符合補貼條件。但節后市場開始走弱,導致季度整體表現不及預期。
回顧來看,3月以來,“國補”的影響已經在逐漸減弱。多名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達了對后續市場需求可持續性的擔憂。在國內大盤整體不會有大幅增長的前提下,如何尋求“國補”效應后的成長性,正成為手機廠商目前亟待解決的核心命題。
不止于此,在外部貿易環境面臨不確定性的條件下,手機廠商正面臨更復雜的供應鏈挑戰,不排除后續元器件層面會有價格波動。
“國補”之后的考驗
“國補”對國內手機廠商帶來的前期增益較為明顯。
中國信通院統計顯示,今年2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1966.2萬部,同比增長37.9%;1-2月合計出貨4690.5萬部,同比增長1.9%。其中,國產品牌手機在2月出貨量同比增長43.8%,1-2月國內品牌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4.7%。
較好增速的另一面,是今年初國內手機上市新機型較少。信通院數據顯示,2月國內手機上市新機型13款,同比下降43.5%;1-2月合計上市新機型同比下降9.3%。
這顯示出,今年初國內手機廠商正迎來政策紅利,國內廠商的出貨量增幅顯著高于大盤。同時,這也與蘋果公司處在較高價位段,無法滿足“國補”條件要求有關。
Counterpoint資深分析師林科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一季度國產手機廠商在“國補”政策支持下,整體表現好于海外廠商,其中華為、小米、vivo是更大程度受益于“國補”的品牌。
但要拉動手機消費不僅僅依靠政策支持,國內市場整體保持約3億臺的年銷售量,未見大量新增空間的前提下,就意味著廠商之間依然面臨激烈競爭。
一加中國區總裁李杰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國補”政策開啟后,一加是所有品牌中,增長幅度很快的品牌,多周都有50%增速。但他也指出,單純依靠補貼舉措的確無法刺激國內手機大盤擴容。
“但‘國補’可以讓用戶傾向于購買更好的產品、使用更久,因此中高端價位段手機將從中受益。”他進一步分析道,“國補”反而成為手機產品表現力的試金石。
在李杰看來:“手機廠商無法單純依靠‘國補’獲得競爭優勢,而是應該回歸產品本身,圍繞品牌定位的消費人群,布局技術和生態合作。”
眼下,“國補”政策對手機廠商帶來的紅利效應似乎正在減弱。雖然此后“國補”政策對手機的補貼范疇進一步擴大到6000元以上價位段,但符合政策要求的產品型號有限,其對這類高端手機的銷售拉動也有限。
多家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3月以來,國內手機出貨量低于此前預期,已經面臨成長壓力。
IDC中國研究經理郭天翔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國補”政策開始推行的幾周內,疊加春節銷售高峰期,對于國內手機市場銷售帶來較為明顯的拉動作用。但自2月下半月到3月時期,“國補”對消費的拉動力已經減弱。
“至于原因,一方面是部分需求在春節期間提前釋放,另一方面,政策執行和補貼力度等方面對消費者吸引力有限。”他補充道,整體看,“國補”會推動安卓市場2000-6000元價格段的市場份額提升。
“下半年如果政策不做調整,加上已經開始的全球經濟環境變化影響,下半年手機市場面臨的挑戰會更大。”郭天翔進一步對記者表示。
林科宇則對記者指出,國內手機廠商需要從性價比、深入挖掘消費痛點等方面著手解決。
手機廠商再尋路
進入第二季度,手機廠商開啟了中高端市場的新一輪產品發布周期。背后,就潛藏著廠商們對“國補”實施一段時間、消費者興趣有所減弱后的布局思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觀察發現,4月以來,國內廠商中有的采取了完善產品體系、主攻細分市場等方式應對。有的繼續瞄準蘋果進行挑戰,撬動蘋果手機用戶依然是國內安卓陣營關注的方向之一,今年有更多小直屏進入市場競賽,還有廠商在發布會期間隱晦表示想爭取蘋果用戶。
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OPPO在發布高端旗艦Find X8 Ultra的同時,還發布了小迭代產品OPPO Find X8s、X8s+,此前這類產品并未出現在OPPO的產品體系中。
對此,OPPO 中國區總裁劉波指出,最近三年,國內手機市場4000元以上價位段銷售份額在持續增長,每年有超過9000萬臺銷量,在國內市場上大約占比1/3。“結合第三方機構預測,今年國內4000元以上價位段預計同比增速將超過20%,我們希望把這部分市場空間做大。”
再看vivo,其在上一年開始已經出現小迭代產品,本月發布的X200 Ultra在售價方面,僅16GB+512GB版本價格相比上一代下降300元;vivo X200s不同配置售價還抬升了200-300元不等,享受“國補”政策后,相比前一代同配置價格下降了200-500元不等。
此外,價格競爭依然是二季度廠商關注的焦點。記者測算發現,剛剛發布的realme GT7系列新品,售價相比上一代相同存儲配置的價格售價下降了100-200元不等,加上“國補”后,價格大幅下降了500-600元不等。上一代起步價為2799元,這一代相同配置國補后起步價為2210元。
與此同時,端側AI層面如何應對大模型趨勢也是當前要點。
李杰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道,AI大模型正在端側加速普及,雖然當前并不會產生應用體驗的巨變,但模型能力正滲透到大眾生活中。
“手機廠商在AI浪潮中有很多獨特優勢,因為手機可以提供完整的AI服務,在AI應用過程中,手機會提供涵蓋感知、數據處理、用戶意圖識別等多層次AI能力。”他進一步指出,因此未來關鍵在于,如何將端側模型小型化、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同時提供個性化服務等。
他續稱,一加會圍繞其中鏈路和場景布局相關技術,例如AI快捷按鍵等,再基于具體需求定制所需芯片或積累技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