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吉利在北京車展上甩出了一個大招:銀河戰艦,一臺打著“科技硬核SUV”名頭的方盒子概念車。看到那一身板正的方正輪廓,車迷們眼睛都亮了:好家伙,吉利這是終于想通了,想分一杯“越野情懷”的羹。
但別激動太早,今天黑貓就來給這臺車澆點冷水,也順便聊聊它到底靠不靠譜,值不值得掏15萬上車。
01. 方盒子 ≠ 硬派越野,別被樣子騙了
這幾年,國內消費者對方盒子車型越來越上頭了。什么坦克300、山海T2、捷途旅行者,一個個都靠著“方盒子+高底盤+大輪眉”吃香喝辣。看上去個個都像能下沙漠爬雪山,其實大部分只是在城市里“越個馬路牙子”。
吉利銀河戰艦也一樣,光有硬派的臉,還真不一定有越野的命。
按照長城魏建軍的定義,真正的硬派越野車必須得有兩樣東西:非承載式車身+機械四驅。這兩個條件是檢驗一輛車到底是不是硬派越野的底線。但很明顯,銀河戰艦并不打算朝這個方向卷。
從目前披露的消息來看,它基于GEA Evo架構開發——這是吉利最新的插混平臺,主打的是新能源和智能化,而不是純機械硬件武裝到牙齒的越野性能。也就是說,別指望它有什么非承載式車身和機械分動箱,最多給你搞個電控四驅+脫困模式,走點爛路沒問題,真去越野你得悠著點。
02. 吉利的算盤其實挺清楚:蹭熱度,不硬剛
黑貓從2018年開始折騰越野,到現在也搞了四五臺不同風格的SUV,從帕杰羅、牧馬人一路開到坦克300。越野這圈子其實很小,但情懷值高,用戶黏性強。不過你要是問我“吉利做硬派越野靠譜嗎?”我的回答是:不太可能。
為啥?因為硬派越野不賺錢,投入高、銷量少、用戶還事多。
吉利是民營車企,不是搞軍工出身,跟長城、比亞迪不太一樣。要搞非承載式車身,得單獨上新平臺、重新開發白車身和底盤結構,那得燒多少錢?再說了,銀河L系列都還在打智能新能源這張牌,沒必要為了一小撮越野粉,跑偏整個品牌路線。
所以說,銀河戰艦這個名字雖然唬人,其實更多是為了迎合現在消費者對“方盒子”、“高通過性”的幻想,本質上是臺穿著越野外衣的城市SUV+新能源科技殼子。
一句話總結:賣的是“看起來很能跑”的感覺,真跑起來,別指望它能翻山越嶺。
03. 15萬起步?真香警告還是偽命題?
網上猜測這車最終售價在15-20萬之間。如果真按這個區間定價,那它的直接對手是誰?
別拿坦克300說事,人家那是真硬派非承載+2.0T動力+分時四驅系統,再怎么也算是野路子里的一把好手。銀河戰艦這類插混城市越野風,更像是奔著捷途旅行者、山海T2、哈弗猛龍去的。
黑貓去年試過捷途旅行者,外形霸氣、配置堆滿、價格親民,但底子還是城市SUV底盤,談越野差點意思;而猛龍雖然帶了機械四驅,但終究受限于平臺和成本,不敢叫真越野。
如果銀河戰艦能在15萬檔給出不錯的內飾質感、空間利用和智能化水平,那這價格確實不算貴,對家庭用戶或者顏值黨來說挺有吸引力的。但要是想拿它去走川藏線、穿阿拉善,那還是勸你冷靜點,吉利這次只是換了個馬甲玩票性質,別太當真。
04. 黑貓碎碎念:這車買來干嘛的?
坦白說,黑貓并不反對吉利做這種“輕越野”SUV。畢竟現在城市用車為主,真有多少人一年能下幾次爛路?絕大多數買方盒子車的,圖的是顏值+通過性+一點點野性幻想。銀河戰艦這個產品邏輯,其實對了大部分年輕用戶的胃口。
你要我預測它未來銷量,我倒覺得如果定價合適、配置跟上、內飾做工別掉鏈子,它有可能復制當年繽越、星越L那種走量爆款的節奏。
但你要是說“吉利要用這車硬剛坦克300、挑戰硬派越野”,那我只能說一句:別做夢,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