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開幕的2025上海車展上,紅黑兩種色調打底的奔馳展臺依然不容錯過,它以“未來城市的多維之境”為構思,充滿了穿越時空感的難言魅力。
當天,梅賽德斯-奔馳攜28款展車亮相,絕對“主角”是全新純電長軸距CLA和Vision V概念車的全球首秀。
發布會后,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銷售和市場營銷的蓋森(Mathias Geisen)、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建軍共同接受了媒體專訪,兩個人回答了九個問題,給出了在當下市場環境下,奔馳如何“更奔馳”的解答。
最聰明最高效最安全
今年奔馳展臺的“C位”,是一臺紅色的全新純電長軸距CLA。
段建軍介紹,全新純電長軸距CLA名字依然是CLA,但已是一款完全顛覆的產品。作為一款“中國專屬”車型,除了更長的尺寸、更舒適的乘坐空間,可以用三個詞概括:“最聰明的、最高效的、最安全的”。
“全新純電長軸距CLA是迄今為止奔馳智能化的頂峰。”段建軍表示,它以奔馳全新自研MB.OS架構為基礎,智能座艙、自動駕駛功能域均由中國團隊主導研發,還搭載了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和豆包AI大語言模型,更直觀、更人性,更善解人意;同時,這款車型有著同級最大14英寸副駕娛樂屏。蓋森介紹,效率方面,其CLTC工況866公里超長續航,百公里10.9kwh超低能耗,樹立了同級標桿;安全方面,全車標配11個安全氣囊,包括同級獨有的前排中央氣囊和同級罕有的膝部氣囊。
蓋森透露,從全新純電長軸距CLA開始,奔馳將開啟在中國市場上最強大的產品和科技攻勢,計劃到2027年發布7款中國專屬車型。
奔馳標準碰撞中國速度
蓋森補充說,要想獲得客戶的青睞只有產品是不夠的,還要有品牌建設。
“讓客戶從我們的品牌和產品中都獲得良好的體驗,這是奔馳的核心優勢所在。如果把梅賽德斯-奔馳比作一個運動員,我們力爭成為‘十項全能’的冠軍,樣樣都要強,而不是僅在一兩個領域勝出。這就是長期以來我們在全球以及中國汽車市場中,取得強有力地位的重要因素,我們將之稱為‘奔馳標準’”。
比如全新純電長軸距CLA在上市前照例還要經受180次實車碰撞測試的考驗;其在動力電池熱穩定性上,已滿足了2026年才生效的新國標要求。
比如智能輔助駕駛研發等方面嚴格恪守安全底線,“測一城,開一城”,絕不讓客戶做“小白鼠”。“奔馳人甚至是反向虛標的‘實在人’,我們一向是能做100分,寧愿說90分,甚至80分的企業。”
“奔馳標準”更落實在服務層面。“奔馳的技師從入門到系統內最高階的診斷技師,必須經歷上千小時的培訓課程和至少5,000臺實車操練,整個過程大約需要9年,所付出的時長和精力堪比培養一名醫學博士,而這樣的診斷技師在奔馳體系中有超過870位,這也是我們過硬服務能力的體現之一。”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銷售和市場營銷的蓋森(Mathias Geisen)
段建軍認為,在市場挑戰下讓奔馳更奔馳的要訣之一,是“中國速度”要與“奔馳標準”結合。比如奔馳E級車的導航輔助駕駛系統由中國研發團隊主導,從立項到交付僅用12個月,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中國速度是我對中國市場最深刻的印象,中國創新速度之快、創新力量之強大,都讓人贊嘆。”蓋森說,“中國今日之動向正是全球未來發展方向的標桿。”今年已是奔馳在華開展本土研發生產的20周年,中國客戶對前沿創新技術的洞察需求和中國創新的速度實力,也將反哺奔馳在全球市場的表現。
少犯錯就是贏到最后
蓋森表示,除了產品、品牌之外,奔馳還擁有非常強大的經銷商網絡。這個強有力的“三角形”是奔馳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