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iOS 19的新消息,突然被一個細節戳中——原來手機也能有「第二塊屏幕」的儀式感。
作為常需要在通勤路上處理文件的人,iPhone外接顯示器支持「臺前調度」的功能,像是給手機開了個「迷你辦公間」。想象一下:把手機連到酒店電視上,一邊看會議資料一邊記筆記;在咖啡館用便攜顯示器分屏回消息和寫方案,不用再手忙腳亂切后臺。雖然不像電腦那樣能同時開十個窗口,但兩三個App并排顯示、隨手拖放調整大小的體驗,已經比對著小屏幕來回切換舒服太多。
這個功能目前限USB-C接口的機型(比如我的iPhone 15),升級系統后用一根線連顯示器就能激活。實測發現,它和iPad的「臺前調度」有點不一樣:手機端還是主界面,顯示器只顯示你選中的App,像把「副屏幕」專門留給了需要專注的任務。比如昨天我試著用它一邊看文獻一邊寫備忘錄,不用頻繁截屏存檔,效率意外高了些。
當然也有小遺憾:目前最多只能同時開3個窗口,而且得手動調整位置,不像電腦能自動吸附對齊。但比起從前只能「鏡像投屏」的單調,現在能讓手機變成「輕量級工作站」的感覺,已經讓我開始期待周末帶它去公園寫稿了——畢竟誰不想在櫻花樹下,用手機外接顯示器敲出「春日辦公儀式感」呢?
蘋果這一步好像在悄悄告訴我們:生產力不一定需要厚重的設備,一塊小屏幕也能長出專注的角落。至于未來會不會支持更多窗口,或者和Mac聯動更緊密?暫且不猜,至少現在,我的iPhone已經能在加班時,多給我一塊「不擠的屏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