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別三年,刮目相看。兩年河東,兩年河西。
前一句說的是2023年上海車展,后一句說的是2025年上海車展。
2023年上海車展是疫情后國內第一個國際車展,此前3年全球汽車業交流甚少,也恰好在那3年,中國智能電動車飛速發展,不少跨國車企高管在那屆車展上看到了自己在智能電動車上與中國公司的差距。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市場戰略、合作方式從那時起發生了巨大變化。
2年后的上海車展,這些戰略中不少已經快結出果實,根據中國需求,順應中國速度,與本土供應商、合作伙伴深度合作,由中方團隊參與甚至主導產品定義的全新一代產品紛紛揭開面紗,2025年底到2026、2027年是這批跨國品牌全新一代產品的陸續上市期。
與上屆上海車展相比,跨國車企更加自信,2年時間讓他們消化和接受了中國汽車的異軍突起,從中研究和學到智能電動車時代的競爭要領,并迅速實施。奔馳、豐田、大眾、寶馬等車企相繼交出了轉型中的第一份答卷。
梅賽德斯-奔馳在本屆車展上強調了“新平臺、新車型、新技術”,還把以往車展媒體日前一天單獨舉辦的品牌之夜活動命名為“2025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科技日”,全球首秀的全新純電長軸距CLA被冠以“史上最智能的梅賽德斯-奔馳”稱號。
對技術的重視無以復加。
奔馳帶來的新技術覆蓋能效、駕駛、智能、安全多重維度。
能效領域,奔馳拿出了搭載電動車型的800伏電氣架構、兩擋變速箱,有別于傳統機械制動的In-drive制動系統,可以通過電驅系統實現制動,令能量回收和制動體感更舒適,也能實現幾乎無磨損、終身免維護。
涂層僅5微米厚的新型太陽能涂層技術,在11平方米的面積(一輛中型SUV的表面積)下,在北京的光照條件下每年可產生長達1.4萬公里的續航。
可將智能輔助駕駛中數據處理能耗減少90%的神經形態計算已經應用于VISION EQXX能效概念車,使其成為全球首款應用神經形態計算的可合法上路車輛。
駕駛領域,奔馳將于2026年量產上車的線控轉向技術不僅有效消除轉向柱傳遞的底盤震感,轉向操控也更精準,同時還能將原有相互排斥的駕駛特性融合,比如兼具舒適性和動感表現。
智能領域,奔馳堅持從L2到L4多線并舉,不僅是全球首個實現L3、L4雙持證的車企,也是首個獲準在京進行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和L4級自動駕駛上路測試的國際品牌,有序推進智能駕駛技術的研發與落地。
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建軍在車展上表示:“奔馳不僅以‘中國速度’擁抱創新變革,更以‘奔馳標準’堅守品牌內核。今年一季度,梅賽德斯-奔馳蟬聯豪華品牌銷量冠軍,以及中國市場百萬級及以上豪華汽車市場的銷量冠軍。我們非常榮幸能與680萬中國消費者和萬千產業伙伴一起,共同經歷、見證、貢獻于中國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
一句“中國速度+奔馳標準”,高度提煉出了奔馳這輪新技術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