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談起今年的智能手機市場,1月20日的“手機國補”政策實施應是繞不過去的事件。自1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明確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的,按產品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
由于是臨近春節發布實施的政策,這讓各個手機廠商在這個春節無論是線上電商平臺,還是線下門店俱是熱鬧非凡。彼時,有報道稱國補開始實施的第一天,不少門店的客流量直接翻倍,早上9點半銀聯的POS機就因為收款過于忙碌而出現了故障。消費者的換手機熱情被燃起,手機門店的工作人員甚至來不及吃午飯,忙到晚上10點多才能下班。因為購買的人太多,第二天一些省份就需要搶券,搶到了再來購買,以此來實現分流。
一加中國區總裁 李杰
記者此次采訪到的一加中國區總裁李杰也表示,當時因為銷售火爆,他也為一加部分機型斷貨而在微博上對信任一加的消費者表示道歉。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國補具體到單個機型,一季度最大的黑馬是一加Ace5 Pro。國補出臺后,官方又降了400元,這款手機來到了2599元+的價格區間,這使得一加Ace 5 Pro成為市場上價格最低的驍龍8至尊版機型。國補的第三天,一些門店的一加Ace 5 Pro就已經斷貨。
對此,李杰在4月24日一加 13T發布會上講到,一加 Ace5 系列在上市百日銷量就突破 160 萬臺,成為所在價格區間的現象級產品。
采訪中,對于國補為一加帶來的好消息,李杰也十分冷靜,他認為國補的本質是“產品力的試金石”:當消費者手持同等補貼預算時,最終會選擇性價比最高、體驗最好的產品。
他在舉例中講到,消費者在購買產品前會有一個心理預算值。比如,他為一個手機設定的預算是3500元。當有了500元國補后,更大的概率是他會去買性能更好的4000元價位的手機機型。
“我們看到,這次國補下來,市場上買得好的反而是中上等機型。一加 Ace5 系列就是案例,我們對于 Ace系列定位是在4000+機型,而在國補助力下,Ace5 系列成為既叫好又叫座的產品。”李杰談到。
不過,隨著第一季度將盡,一些產業專家也意識到,國補的邊際效益在不斷遞減。根據Canalys最新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達7090萬部,受到國家補貼政策提振及消費復蘇推動,同比溫和增長5%,達到了“開門紅”的效果。二季度的增長率是否可持續,現在誰也沒有準確答案。
李杰也同樣認為,國補本身沒辦法刺激出更多新增市場需求,但是國補會讓用戶傾向于買一個更好的用得更久的產品,好產品力的產品會更受益。
在他看來,國補就像是已經在存量手機市場中建設的“閘門”,客觀上讓市場在6000元價位下更為集中。一加 Ace5 系列是成功踩到了“時間窗口”,那么接下來他就必須為一加在6000元以下檔位中尋求到有需求且競爭較小的市場。
以小屏性能旗艦為代表的一加13T就是他尋找到的空間。2024年6.5英寸以下的手機出貨量僅占8.3%,但是根據調研,6.5英寸以下的“小屏”手機市場仍然有40%需求缺口:200名深度用戶調研顯示,四成用戶存在“小屏+頂配性能”需求,與8.3%的出貨量占比相差明顯,背后是市面產品普遍存在續航弱、散熱差、握持不適等問題導致。
“一加 13T正是瞄準了這個市場切口,有非常獨特的定位,不管從產品的性能游戲表現,包括剛才介紹的散熱、續航、游戲體驗,包括整機輕巧程度,我覺得它是獨樹一幟的。”李杰坦言。
會后,李杰在微博發文稱,一加 13T 的預售情況比預期好太多。這些數據說明需求轉化效率高,一加 13T 做小屏旗艦的理念被市場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