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車展釋放了一個新的信號:世界向東。
無論是豐田、大眾對中國本土供應鏈敞開懷抱,還是奔馳、寶馬加速智能化布局,都印證著這一輪智電變革終將席卷全球。如果我們把合資品牌轉型分為三步:想明白、轉過身,跑起來。奔馳寶馬尚處在第一階段;豐田、大眾與奧迪已經進入第二階段;有沒有合資品牌已經進入第三階段,開始奔跑了呢?
答案是肯定的,長安就是一個典型案例。長安馬自達的破局始于2024年四季度推出的馬自達EZ-6,彼時大家可能尚未感知,但是上海車展前夕,南京工廠下線的首款全球化新能源車型MAZDA 6e整裝出海,是長安馬自達交出的第一份答卷,緊接著上海車展亮相的MAZDA EZ-60則是長安馬自達智電的又一力作。
長安馬自達,這家曾以“東瀛寶馬”聞名的企業,正以“中國智造+全球標準”的雙輪驅動模式,書寫合資品牌技術反哺全球的新篇章。
戰略破局:從“扎根中國”到“反哺全球”
或許是看過了太多國際品牌在中國的狼狽,我們時常會忽略其中一些品牌天生自帶的韌性與堅毅。當面對“撤離中國”的謠言,外界擠滿看熱鬧的吃瓜群眾。長安馬自達的選擇是——加碼投入,用真金白銀與市場表現,回應質疑。
從這走出的全球化車型MAZDA 6e,則讓扎根中國,反哺全球有了更具象化的體現。首批600輛MAZDA 6e在早些時候已從上海港啟程,前往歐洲,他們的目標是今夏登陸67國市場。
合資模式需從單向技術輸入轉向雙向賦能,類似的觀點已經說了很多年,但真正能無間合作如長安馬自達這般的,到底還是少數。這得益于中日雙方的互信與支持。據悉,他們確立了“兩個必須”原則(明確表達觀點、嚴格執行決議),打破合資企業決策低效頑疾。據長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鄧志濤介紹,以EZ-60的開發為例,這種組織進化讓研發周期從18個月縮短至行業平均70%,“更避免了過去層層疊加的成本陷阱”。
作為合作的另一方,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社長毛籠勝弘則對深化合作前景,有一番詩意化的表達:“我們希望,從南京工廠駛向世界舞臺的新能源車型能夠成為全球市場用戶心中熠熠生輝的光,照亮每一個勇于探索的人生旅程。”
技術突圍:硬核科技打破認知壁壘
要確定長安馬自達在智電時代的身位,光靠EZ-6一款車型當然不行。趁熱打鐵,同樣采用“全球車”開發理念的EZ-60在上海車展迅速與公眾見面。
在面對新能源車如何延續燃油車時代確立的設計風貌,又保留新鮮感的課題上,EZ-60拿出了堪稱完美的答卷。“Future + Soul × Modern”(近未來·新魂動)的設計主題,融合了魂動美學和電車應有的簡潔感。給了家族式外觀以電動時代的全新表達。
全車9風道設計,創量產SUV車型之最,也延續了馬自達對于性能的追求。即使內核從發動機變成了電機。他們對于風的理解仍是頂流。21寸五輻花瓣輪轂的造型兼顧了性能與耐用,類似的造型曾經只能在百萬級轎跑上得見。至于懸浮式車頂、流媒體后視鏡、飛翼環抱式座艙乃至屏幕中的UI布局等兼顧視覺刺激與實用性的元素,則在提醒你,EZ-60還在更多的地方,擁抱來自新能源設計的風潮。
如果說上述配置或許有更多來自中國團隊的身影,那駕趣與安全方面的體驗,則可能更多融入了母公司另一方的積淀。雖然還沒實際上手體驗過車輛,但從目前公開的信息來看,針對電車特性與中國市場的路況、坐姿,長安馬自達做了針對性的調教,人馬一體”品牌DNA即使在電動時代也沒有變味。
除產品力跟進,引領合資品牌在新能源賽道上的探索,長安馬自達也在積極更新營銷打法。在上海車展的亮相現場,EZ-60成為行業首個亮相即開啟盲訂的產品——從車展當天開始,定金10元,每天膨脹10元錢,膨脹無上限,直到上市為止,膨脹金直接抵扣車款!產品力出圈,營銷更出圈的EZ-60或許會在市場上給到我們更多驚喜。
在“不可能”中創造新可能
當MAZDA 6e穿越蘇伊士運河駛向歐洲港口,當EZ-60的裸眼3D HUD投射出中國技術的星辰大海。可以說長安馬自達的實踐已超越企業自身轉型范疇。它證明了一條鐵律:在新能源賽道上,唯有將中國市場的創新勢能轉化為全球技術標準,才能打破“合資品牌衰落論”的魔咒。
【高下立判】新合資時代,沒有人比長安馬自達的位置更好
回顧燃油車時代,合資品牌壓著自主品牌打靠什么?無疑是品質、安全、操控,這也是自主品牌在燃油車時代仰望合資品牌,不可逾越的三座大山。但是智電變革開啟后,自主品牌換賽道了,仿佛是一夜之間超越了合資品牌,靠的也無非是“三板斧”:智電、配置、設計。但是長安馬自達基于馬自達發展積累的品質、安全、操控底蘊,借力融合長安母公司的智能電動化體系,提高配置滿足感,將電動化融入魂動設計中……無論是上半場的智電化,還是下半場的安品控,長安馬自達都站在了新合資時代最好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