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海車展,比亞迪旗下百萬級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仰望驚艷登場,于 8.1 號館攜仰望 U7、仰望 U8、仰望 U9 全產品矩陣震撼亮相。不僅如此,新產品仰望 U8L 及仰望 U9 碳纖維個性化套件也在本屆車展全球首發,以創新設計與尖端科技,彰顯出比亞迪深耕高端市場的堅定信心與卓越產品創新能力。
仰望展臺
仰望U8L
如果說10萬元級別的小型電動車是城市通勤的標配,那今年最值得關注的,非蔚來螢火蟲和比亞迪海豚這對“冤家”莫屬。
一個主打高端靈活,一個穩守實用主義陣地,看似風格迥異,實則都在爭奪同一批城市年輕人。
有人問我:螢火蟲是不是太小太另類了?海豚是不是已經成了無腦選?
今天咱們就來掰扯掰扯,這倆到底差在哪,誰更值得掏腰包。
空間靈活性:螢火蟲秀了一把肌肉
首先得說,螢火蟲最亮眼的,就是它4.7米的超小轉彎半徑。
什么概念?開過北京胡同、廣州城中村的朋友應該懂,有時候掉個頭能讓你懷疑人生。
螢火蟲一腳打死,原地掉頭,比smart還靈活,官方測試同彎道通過效率甚至是smart的兩倍。
我前陣子剛在上海試了一圈螢火蟲,真的,開著它擠南翔老街那種窄巷,轉彎掉頭完全沒心理壓力。
這種靈活性,在大城市的早晚高峰、地庫狹窄車位里,簡直就是“物理外掛”。
反觀比亞迪海豚,雖然整體尺寸比螢火蟲大一圈,內部空間很舒服,尤其是后排。但城市高頻挪車、掉頭這種場景,確實不如螢火蟲來得爽快。
所以,如果你每天通勤路上小路多、停車場狹窄,或者經常要“見縫插針”地搶車位,螢火蟲的操控優勢是肉眼可見的。
續航補能:一邊耐跑,一邊快補
仰望U9
仰望U7
巨額投入奠基,技術領航行業
仰望品牌多款高端車型的集中亮相,背后是比亞迪經年累月的巨額開發投入與雄厚技術積累。截至 2024 年,比亞迪全年研發投入高達 542 億元,同比增長 35.68%,研發投入占總營收比例近 7%;自發展至今,累計研發投入已超 1800 億元。更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擁有超 12 萬研發人員,規模雄踞全球車企榜首,在技術投入上持續領跑,成為行業標桿。這種大規模技術投入,與企業 “以技術換市場” 的發展戰略深度契合,為高端化之路筑牢根基。
銷量破萬創紀錄,打破外資壟斷
仰望品牌精準錨定高端市場,全力沖擊百萬級 SUV 領域。2025 年上海車展前夕,仰望全系車型銷量成功突破 10000 臺。這一成績意義非凡,不僅打破了外資品牌在高端市場的長期壟斷格局,更在國內高端汽車市場穩穩扎根,為品牌后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也讓市場看到了中國汽車品牌在高端領域的崛起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