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市場規模突破1500億元。而隨著手機等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廢舊手機怎么處理的問題,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由于擔心信息泄露的風險,不少人選擇讓廢舊手機躺在自家的抽屜里。那么如何在保證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把更多的廢舊手機變廢為寶呢?
根據行業數據測算,“十四五”時期,國內的手機閑置總量將達到60億部,影響回收利用的一大原因正是擔心信息安全。
深圳市民 易檢長:相對于回收價值,其實我們更擔心的是自己個人隱私的泄露。因為手機里面有個人的一些照片、視頻聊天記錄,還有包括手機銀行、購物的賬號……擔心這些數據會泄露,基本上我們就把它閑置在家里面了。
4月下旬的一個下午,深圳市民易檢長接到預約上門回收手機的電話,幾天前他在“芯碎無憂”小程序下單,為自己閑置多年的廢舊手機找到了這個放心的去處。
這天下午,易檢長把自己的3部手機交給上門的工作人員。這項回收業務有兩種方式讓用戶確認手機信息安全,一種是免費通過快遞密封包裝寄到回收基地,在視頻記錄下拆解、粉碎,另一種是在收件時當面粉碎。易檢長花100元選擇了后者。
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手機回收業務工作人員:這一次你選的是最高級的,要當面銷毀。我們要把你的設備取下電池,然后進行一個分解。把涉密的這一塊做破碎的處理。
三塊手機主板被放進功率2000瓦的密封式粉碎機,打成碎屑。
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手機回收業務工作人員:其實這也是嘗試了很多遍,做太碎的話粉塵特別多,我們也怕對環境有污染。而且還涉及要走一個物流運輸的過程,不能太碎。
回收的手機去了哪里?
中國資源循環集團去年10月成立,承擔打造全國性、功能性資源回收再利用平臺的任務。目前,手機安全回收處置示范項目已開始向全國省會城市推廣,包含回收、拆解、熔煉為一體的手機安全處置體系全面鋪開。回收的手機去了哪里?如何變廢為寶?
回收的整機或者碎片密封包裝快遞到廣東汕頭貴嶼鎮。全國第一個手機安全回收處置示范項目去年底在這里落地。工作人員鄧宇軒這天的任務是收取通過專用的郵政快遞從全國各地寄來的手機,掃碼登記。
每個包裹里的手機少則兩三部,多的有十幾部。還有用戶寄來平板電腦、硬盤、路由器等等。拆解區四名員工同時工作,每個人頭頂的攝像頭記錄手上的拆機過程:掀開后蓋,剝離電池、攝像頭、主板。其中,后蓋、攝像頭、屏幕和電池分類存放。
而存儲運行數據、個人信息的手機主板,按每個訂單一批,放上工作人員面前的傳送帶,自動投入旁邊一個房間的粉碎機。
碎片熔煉后 形成含金銀鈀等貴金屬的銅錠
手機主板等投入粉碎機后,碎片如何處理呢?手機里提煉出來的貴金屬等又如何實現最大的回收率呢?接下來,我們到手機回收的處理基地去看一看。
碎片會進入熔煉爐,經過1300度的高溫,形成包含銅和金、銀、鈀等貴金屬的銅錠,每塊大概五六百公斤。
中國資源循環集團 黃文:這一塊銅錠大概有500-600公斤,能賣8萬到10萬之間。這個里面的銅有90%,金有100到200克/噸之間。也就是說這一塊里邊大概就有50到100克的金,銀是金的10倍。
基地采用的頂吹熔池熔煉技術,對于貴金屬的捕集效果高于其他熔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