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力斯交出了一份歷史最好的成績單。
3月31日晚間,賽力斯發布了其2024年年報。報告顯示,2024年,賽力斯實現營業收入1451.76億元,同比增長305.04%,創歷史新高;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59.46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2024年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銷量達42.69萬輛,同比增長182.84%,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其中,問界系列車型貢獻了超35萬輛銷量。問界M9全年交付超15萬輛,至今連續11個月蟬聯中國市場50萬級豪華車月度銷冠。
賽力斯的技術創新是其品牌銷量增長的堅實支撐。2024年,賽力斯發布了全新一代賽力斯超級增程系統和賽力斯魔方技術平臺,賦能產品口碑。在智能化技術提升上以安全豪華底線,是賽力斯始終不變的初心,問界品牌搭載的ADS 3.0系統已覆蓋全系車型,累計智駕里程超11億公里,成功避免碰撞92.6萬次。
技術突破離不開賽力斯持續的研發投入。2024年,賽力斯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累計投入研發費用達70.53億元,同比增長58.9%。
同時得益于規模效應和技術升級,賽力斯新能源汽車毛利率從2023年的9.92%提升至26.21%,增長16.29個百分點。
4月1日開盤后,賽力斯(601127.SH)市值已經超過2000億,創下新高,已經超越上汽集團(600104.SH),后者市值為1830億左右。
高端化戰略奏效,跑通盈利模式
在行業價格戰膠著,各大車企比拼低價、性價比之時,賽力斯跑出了一條自己的高端化盈利之路。
此前,新能源車企采用高端化的戰略入局并不被市場視為明智之舉。由于新能源汽車前期研發的巨額投入,盈利本身就是一場長期賽跑。截至目前,全球僅有特斯拉、比亞迪、理想、賽力斯四家新能源車企實現盈利。
行業普遍認為,年銷量需突破30萬輛才能實現盈虧平衡。在很多新勢力車企深陷虧損下,賽力斯通過問界系列快速上量跨越這一門檻,從開始虧損到實現盈利,賽力斯只用了五年時間。
與其他品牌不同的是,賽力斯主要通過高端車型的走量來實現盈利。
問界是賽力斯高端化戰略的核心品牌,通過推出定價50萬元級的問界M9和30萬元級的問界M7,精準切入高端市場。賽力斯汽車總裁何利揚在日前問界M9 2025款上市發布會現場透露,問界M9開啟大規模交付以來,累計交付突破17萬輛;問界M7則以近20萬輛交付量成為2024年新勢力年度銷冠。
財報顯示,2024全年問界品牌成交均價達40.2萬元,位列國產品牌單車成交均價第一。問界系列車型在全年的銷量超35萬輛銷量,同年其新能源汽車毛利率從2023年的9.92%躍升至26.21%,提升了16.29個百分點。
2025年,備受市場期待的問界M8即將上市。該車型在開啟預訂后迅速斬獲8萬輛訂單,進一步完善問界品牌在30萬至50萬元區間的產品布局,構建起覆蓋M5、M7、M8、M9的完整高端產品矩陣。
在高銷量的同時賽力斯還保持了高口碑,市場期待問界M8銷量進一步走高來拉升賽力斯的規模化。2024年,問界系列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用戶滿意度調查中位列混動大型SUV類別第一,品牌凈推薦值(NPS)及發展信心指數居行業首位。
規模化銷量的加持下,通過高端化戰略疊加成本控制能力,賽力斯正驅動自己的利潤增長引擎飛速運轉。
規模化生產能力也是賽力斯的強項,工廠的每一處細節都藏著控本的秘密。目前,賽力斯超級工廠采用的是一體化壓鑄技術,將222個零部件集成為10個,大幅降低制造復雜度與人工成本。
在廠內物流方面,工廠內采用“廠中廠”模式,集成多家供應鏈企業,減少中間物流環節和運輸成本。智慧無人物流港實現全流程無人化運輸與調度,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規模效應使單車固定成本被顯著攤薄。
賽力斯還在通過一系列運作保障工廠端成本能力可控。今年3月,賽力斯公告稱,賽力斯將以81.64億元收購超級工廠,即龍盛新能源100%股權。這也意味著賽力斯將減少經營性現金流出,每年減少超1.77億元的租金支出,資產負債率將下降7.44個百分點。
這些舉措都助力賽力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2024年,賽力斯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59.46億元,同比增長342.72%;扣非歸母凈利潤為55.73億元,同比增長215.71%;凈利率達3.27%,較上年同期上升14.86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毛利率從9.92%增長至26.21%。
對于長期盈利能力的保持,國盛證券曾在研報中指出,賽力斯已邁過盈虧平衡線,2024年前三季度單車凈利潤從0.3萬元提升至2.2萬元,展現出強銷量與高效供應鏈的協同效應。未來隨著三大工廠全面投產及供應鏈升級,成本控制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70億砸向研發,驅動技術護城河
賽力斯銷量、產品力增長背后實際上是市場對其研發成果的認可。
2024年賽力斯研發投入達70.53億元,同比增長58.9%。研發團隊規模增至6201人,同比增長25.15%,且研發團隊呈年輕化和高學歷化趨勢。
賽力斯在財報中提到,公司采用“量產一代、開發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四代技術戰略,主要的研發投入方向集中在智能增程電動、智能輔助駕駛、智能綠色制造方面。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賽力斯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速達301.69%,居自主品牌第一;發明專利公開量排名第七,技術壁壘顯著提升。
賽力斯一直深耕增程技術的研發,早在2016年,賽力斯已經實現初代增程器量產,但初代技術仍存在饋電工況下動力性能減弱、噪音與振動明顯等問題。經過不斷改善,增程器熱效率提升至44.8%,油電轉換率從2.7kWh/L提升至3.6kWh/L,綜合油耗降低15%,噪音感知頻次減少90%。
在2024年的廣州車展上,賽力斯推出了基于“賽翼增程架構”與“RoboREX智能控制技術”的全新一代賽力斯超級增程系統,能夠實現智能能量管理,綜合效率達行業頂尖水平。
這一技術也已經量產走入現實,目前全新一代賽力斯超級增程系統已經搭載在日前上市的新款問界M9上,能夠實現 一升油發3.6度電以上。
在2025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重慶賽力斯鳳凰智創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段偉表示,賽力斯超級增程系統通過AI技術實現“主動智控與用戶深度交互”,目標是縮小增程與純電車型的駕乘差異,達成“油電同感”。同時探索低成本低碳燃料,推動“油電同價”,為用戶提供無焦慮出行體驗。
增程器技術正逐漸成為品牌的技術護城河,其技術外溢收益還為賽力斯貢獻了其他營收。賽力斯的增程器不僅搭載在問界品牌車型上,據媒體此前報道,2024年增程器銷量已經超47萬臺,外供12家合作伙伴,包括車企與能源企業。
在平臺架構的突破上,2024年4月,賽力斯推出了全球首個兼容超增、純電、超混三種新能源動力形式的全棧式平臺——賽力斯魔方技術平臺,支持從B級到D級、轎車到SUV和MPV的靈活開發,降低研發邊際成本,同時也為賽力斯未來的產品布局提供了更多想象。
智能化方面,賽力斯還在構建智駕技術護城河。賽力斯與華為深度協同,共享智能駕駛與車聯網技術,縮短產品開發周期,降低自主研發風險與試錯成本。2024年8月25日,賽力斯與華為簽署了投資引望協議,賽力斯向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投資115億元,持股比例達10%。在發布2024年年報同日,賽力斯已經成為華為引望股東。
賽力斯與華為聯合開發的ADS 3.0系統已覆蓋全系車型,累計智駕里程超11億公里,成功避免碰撞92.6萬次,支持最高120km/h的前向主動安全(AEB)功能,覆蓋超4萬城鄉鎮場景。
在日前上市的2025款問界M9上,其搭載的ADS 3.3還新增了“自主泊車”功能,用戶下車后車輛可自動完成泊車操作,顯著提升用戶體驗。同時在今年7月或8月,華為將在問界M9全系車型上推送ADS 4.0智駕系統。
銷量業績是對技術實力最好的認證。除了2024年問界M7和M9成為其所在的細分市場銷冠外,問界M9 2025款3月20日上市,72小時大定突破21000臺。已經開啟預訂的問界M8即將于4月份上市,目前訂單已突破8萬。
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在2025年開年的內部信中曾提到,對賽力斯來說,2024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轉折性意義的一年。2024年,賽力斯實現年度盈利,也在該年度獲得了光大證券、中金公司、方正證券、中信證券、平安證券等券商機構的“強烈推薦”“強于大市”“增持”等評級。
在財報發布同日,賽力斯公告稱,公司已通過董事會和監事會審議,擬赴港上市,預計將推動全球化戰略布局。為了沖擊三年內賽力斯新能源汽車實現百萬量級的目標,賽力斯已經做好準備。